指照片。爸爸失望地进了书房。我到现在都不理解他为什么要离开我们,我从小就缺少父爱,每次看到同学的父亲来接他们,心里总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虽然爸爸对我关爱有加,可是……不管怎么样,他也是我的爸爸,我的身体里流着他的血。我从小就活在这个阴影中。”
13岁的娇娇(化名)说:“有一次妈妈外边有事,让我跟爸爸单独呆一天,当时我还小,但是还没有呆半天,我就忍不住想妈妈了。虽然妈妈平时对我很严肃,经常发脾气,但我永远都不怪她。我知道她工作很忙,难免会把气撒在我身上。在离开爸爸的日子里,我并不想他,但离开妈妈一天,我就觉得日子真的没法过了。”
由此可知,父母离异后和孩子呆在一起的时间长短,强烈地影响着孩子亲情的认同。但是,没有和孩子生活在一起的一方,如果能真心表达出对孩子的关心,让孩子真正感觉到、触摸到这份关心,一样会加深孩子对亲情的认同。那3个被判和爸爸一起生活却依然喜欢妈妈的孩子,就是如此。
专家建议:离异夫妻应该共同来安抚孩子
北京慧源心理与教育研究中心主任肖峰在听了本次调查的结果之后,提出离异夫妻应该共同来安抚孩子,并且提出了几点具体建议,希望对这些父母们有所帮助:
1.向孩子解释离婚完全是理性的考虑,并说明原因;
2.强调离婚不是孩子的过错;
3.坦诚回答孩子的问题,如果孩子不提问题,并不代表他们已经释然;
4.与孩子商定他与双亲相处的时间,以及受哪一方监护;
5.向孩子保证父母依然深爱他,仍会与他保持良好的关系;
6.父母亲均应安排与孩子个别相处的时间;
7.绝不利用孩子做刺探或传递消息的工具,更不可用孩子作为要挟对方的工具;
8.不要强迫孩子表态“站在哪一边”。
调查后记:笔者在写本篇调查报告的时候,搜集到国家民政部公布的一组数据,数据显示出,中国内地从1995年之后,每年离婚的夫妻都在100万对以上。而这其中不乏孩子还处在中小学阶段的离异夫妻。我想,只有离异的父母们多一些亲情的投入,才能让这些还迫切希望得到亲情的孩子少些遗憾,在心灵深处少些阴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