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门失火,难免殃及池鱼。父母婚变,怎能不让孩子拿心痛买单?这是沉重的话题,也是不容回避的话题。但愿此文能对读者朋友有帮助。
婚变“将来时”: 孩子陷入冰冷深渊 心灵倾诉:我是17岁的高中女生,父母正在闹离婚。记不清从什么时候开始,家里就充斥着战争,先是热战,后是冷战。家对我来说只是四堵墙支起一个顶盖,虽然可以为我遮风挡雨,但是让我感到寒冷。 现在,我面临着毕业,父母仍然天天在冷战,谁也顾不上我,谁不高兴了就对我没有好脸色,我成了他们的“出气筒”。父母为离婚的事已经去过两次法院,如果他们真的分手了,我该怎么办? 心理援助:父母婚变还处在“将来时”,孩子的心灵已经受到伤害。婚变之前,孩子的心灵应该怎样救助? 从父母方面说,要真正爱护孩子。第一,应尽量避免把夫妻冲突暴露在孩子面前,更不该拿孩子当“出气筒”。第二,计划婚变时间应避开孩子发展的关键期(比如毕业考试前),以减少对孩子的消极影响。第三,婚变之前应为孩子做好安排,商议好保障孩子权益的具体办法,明确各自对孩子应负的责任,对大一些的孩子要尊重孩子的选择。 从孩子方面说,年龄大的孩子应该积极自救。第一,如果父母的感情没有彻底破裂,那么可以为父母搭建沟通感情的桥梁。第二,如果父母一定要离婚,那么就要在父母之间作出选择,选择时应考虑谁对自己的成长更有利,并向父母及有关人员表明自己的选择。第三,如果父母已经离婚,那么要进行自我心理调整,一是要善待父母,站在父母的角度来理解父母,尊重父母的选择;二是积极适应新生活,无论选择了跟谁,生活都会发生变化,对此应有足够的心理准备,要勇敢面对;三是为自己着想,不管父母的婚姻如何,都要努力完成学业,为自己的未来奠定坚实基础。 婚变“进行时”: 孩子成为牺牲品 心灵倾诉:孩子的爸爸再次提出离婚时,我就知道他已经铁了心。我把儿子叫来问:“你爸要和妈妈离婚,你跟谁?”儿子哭了:“我谁都不跟!你们要是离婚,我就不活了。”我想,即使离婚也不能便宜了丈夫,要让他一个人带儿子,让他知道如果没有我,他的日子会有多么难。就这样,儿子被我推给了他爸爸。 离婚后,按照约定,儿子每个周末都回我这里住两天。儿子每次来,我都尽量在物质上满足他。但我看得出来,在儿子的心里,无论给他买什么、花多少钱,也不如给他温暖幸福的家。后来,前夫答应我把儿子接回来长住,我却忽然觉得这样做不对劲:他如此痛快地答应,还不是想自己落得清静?不能这么便宜了他!于是,我跟前夫讨价还价。因为两个大人打“拉锯战”,儿子喝了药,差点儿丢了命。现在回想起来,我恨前夫,更恨自己。 心理援助:父母婚变一旦到了“进行时”,对孩子心灵的伤害几乎不可避免。应该怎样把对孩子的伤害降到最小? 第一,要爱护孩子的心灵,不要争夺孩子的感情。婚变前后,有些夫妻不时追问孩子要跟谁,争着为孩子买最好的东西,向孩子表示自己才是最爱孩子的人。其实,稍稍冷静一下就会知道这样做有多么愚蠢。孩子既需要父爱也需要母爱,无论失去哪一方,对孩子都是伤害。第二,要尊重孩子的人格,不要以孩子相互要挟。第三,要关心孩子的生活,不要拿孩子出气。即使分手前后双方发生过冲突,无论怎样都不要把怨恨发泄在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