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亲妈妈看过来,对儿子成长教育需注意这几点

妈咪爱婴网 www.baby611.com 2016年01月15日 09:43:55 

  “在母亲单独一人与儿子组成的单亲家庭中,由于缺少父亲的形象和来自他的教育,使得单身母亲对儿子进行恰当的性教育颇为困难。”贵州省第二人民医院心身科副主任医师谈琳说道。

单亲妈妈看过来,对儿子成长教育需注意这几点

  而在早年生活中缺乏父亲形象的儿子,如果母亲没有相应的关注,结果会使孩子在性别角色确认这一环节出现困难和混淆,表现出“男性女性化”的倾向,在性格上会表现出敏感、多疑、自卑、胆小、心胸狭窄、依赖性强等,这会给他的人格塑造及未来的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带来不良影响。谈琳副主任医师提醒,为了让孩子的性心理得到健康发展,作为一个单身母亲,对男孩的成长教育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培养儿子男性角色性格一些单身母亲在教育儿子时,首先将他看作是自己的孩子,然后才将其当作独立的男子汉,甚至从未将其视为独立的男子汉。

  对孩子过分支配和保护,满足于儿子的顺从、依赖、怯懦、仔细,这对孩子健康人格的形成极为不利。例如,男孩子总是十分淘气,天不怕地不怕的,但母亲要求他讲卫生,不要把衣服搞脏,不要乱跑,不要这样不要那样,结果孩子变得处处谨小慎微,缩手缩脚。

  成年后,母亲对儿子的这种性格当然是“恨铁不成钢”,殊不知这主要是母亲本人教育的结果。因为父亲的缺位。单身母亲则成了启蒙老师和模仿的榜样,如果要培养孩子果断、自信、大胆、心胸坦荡等性格,就要有意识地对男孩子采取“内细外粗”的教育方式,教育内容要符合男性性格特征,而不要培养出“脂粉气”。

  给孩子创造适当的交往环境由于家庭中缺少父亲,儿子自然与母亲相处的时间大大增多。有的母亲认为,与女孩子一起玩安全、文明、卫生,而与男孩子玩则容易出乱子。其实,这样会使孩子在成年之后产生人际交往上的障碍,他们只对某些人有安全感,而对另一些人表现出胆小、退缩和敏感。因此,母亲应该多安排孩子与外公、舅舅、男性同事等交往,补偿父亲缺位而造成的同性交往上的空白。

  另外,在这样的交往过程中,他们也不知不觉地模仿了其他男性的行为,这是在母亲那里所得不到的。

  给孩子适度的母爱单身母亲往往将儿子视为自己生活的唯一寄托,把全部的爱和感情都倾注到孩子身上。例如,有的母亲将喂奶的时间不恰当地延长;允许儿子一直与自己同床而眠;对儿子过多的关心和爱抚等等,结果孩子产生“恋母情结”,习惯于依赖母亲,而不愿意独立,更有甚者会产生变态心理和行为。

  在这里,谈琳副主任医师举出这样一个病例:有位二十多岁的小伙子,从小与母亲相依为命,母亲和孩子同床而眠直至孩子十多岁。从小孩子就喜欢让母亲搂着睡,自己也愿意抚摸母亲的身体,母亲一直放任孩子的行为。他到十几岁后养成一个怪毛病,特别渴望抚摸异性。他一直被内疚、犯罪感和本能冲动所困扰,不能自拔。成年后,他对异性的兴趣只停留在抚摸的欲望上,而无性交的冲动,并想通过自残解脱自己。

  相关研究表明,儿子最好在7岁以后就和父母分室休息。而单身母亲由于对孩子过分的爱,使得有些人在一定条件下分不清母爱和情爱的界限,也不了解这样做给孩子带来的恶果,造成儿子在心理上永远不能“断奶”。

  让孩子接受健全的婚姻观“有些单身母亲在以往的婚姻生活或性经历中受到的创伤使她们对婚姻、异性都持有一定的偏见,并且将这种偏见灌输给孩子。”谈琳副主任医师介绍说,例如,告诉孩子是爸爸不要他们了,男人都很坏,自己是如何不幸等等,使孩子对人产生敌意、不信任感,同时也有不安全和被抛弃感。还有的母亲喜欢一遍又一遍地对孩子说:“我这么辛辛苦苦的都是为了你,如果没有你,我就好过多了。”她们以为这样说,孩子就不会忘记母亲的养育之恩,实际上却造成了孩子忧郁、多愁善感、自卑、自责的心理,给未来的生活投下了沉重的阴影。

  再婚有利于儿子的性教育在很多情况下,单身母亲是为了孩子不受苦才选择了不再婚,这对孩子的性心理发育是不利的。由于家庭中缺乏男性形象,使得性教育中许多细节的具体实施受到限制,即使有其他男性亲属的帮助,也很难弥补父爱对于孩子的影响。而孩子与继父关系的处理,以及母亲在生活中的处理技巧,对孩子的成长是有益的。

  当然,母亲是否再婚是其个人的选择,但是,如果是为了孩子的成长考虑,则要改变传统的观念,谈琳副主任医师提醒道。

  • 单亲教育推荐
  •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