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生活离不开社会的大环境,单亲家庭孩子时常受挫。他们渴望有个完整的家庭,渴望同时得到父爱与母爱,但他们害怕又担心社会的嘲讽,他们的心理造成了严重的困扰。
二、对单亲家庭孩子的教育策略
以上分析了单亲家庭孩子的基本心理特征,应该看到,他们这些心理特征是因为他们生活中的不幸和坎坷造成的。但这一情况是不是就不可改变呢?是不是他们就永远也走不出家庭不幸的阴影呢?当然不是。只要家长和学校的老师能够更加掌握学生心理发展规律,深入了解单亲家庭孩子的心理特征,采取科学的教育方式,就能够帮助这些孩子走出阴影,尽快恢复过来。教师是孩子的第二父母,善于洞察孩子的喜怒哀乐,因而研究和解决单亲家庭孩子的心理问题,是搞好学校德育工作行之有效的方式之一。
1、给予他们更多的温暖和快乐、关心和鼓励。
“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惟独从心理发出来,才能打到心灵深处。”对于那些单亲家庭的孩子更需要教师注入无私的爱来抚慰他们心灵中最敏感的创伤。创设一种真诚的氛围,使学生重新享受失而复得的温暖与快乐。如:我班有个叫陈伟军的同学,父母离婚数年,现跟随父亲生活,父亲不善照顾孩子,家庭境况又不好。孩子常常心情苦闷,情绪低落。一次,我发现他面色铁青,然后捧着肚子,显出及其难受的样子。我立刻迎上去问明原因,原来父亲为了挣钱养家一早就出门做工去了,忘了给儿子吃早饭。我马上买来两个热气腾腾的包子让先他填饱肚子。后来,他常因病缺课,我就常利用双休日顶着风雨,骑车数里去探望生他并给他补课。我用慈母一般的爱,尽我所能呵护着他,并鼓励早日他战胜病魔,回到课堂和同学们一起遨游知识的海洋。现在的他比以前开朗多了,而且乐于助人,学习十分努力,成绩优异。他说惟有学好功课才能回报老师的关爱。除了关心、照顾、安慰,我还适时、适当地给他讲清道理,告诉他今后他的生活中还可能会遇到哪些变化、挫折,应该怎样应对,让他有充分的思想准备。通过积极引导,帮助他树立明确目标,正视现实,把握自己的命运。
2、在活动中培养他们健全的个性。
孩子的世界,与成人截然不同,倘不深入了解,不分青红皂白一味蛮做,便会大碍于孩子的发展。特别是特殊家庭的孩子更应引起我们的关注,我们要了解他们喜爱什么讨厌什么?培养他们健全的个性,使他们朝气蓬勃地融入到集体中来,乐观地面对并克服困难。我经常寻找契机,在班中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如:“手拉手,一帮一”活动,“我们都是一家人”主题班会,“同在一片蓝天下”主题队会……让双亲家庭孩子与单亲家庭孩子团结、互助、平等的共同活动,一起欢笑,没有讽刺,没有歧视,帮助他们形成健全的个性和正常的人际交往。同时,避免当面谈论敏感话题,关注其动态,防止结交坏朋友,走上邪路。
3、传授基本的自理技能。
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可我更深地体会到“单亲的孩子早当家。”失去父爱和母爱的孩子,生活中面临着更多的挫折,这个妈妈没教,那个爸爸也没教。只有掌握了全面的劳动技能才能面对美好的未来。为此,教师应特别传授他们一些自理技能,以使他们自理时能少走弯路,从而尽快学会照顾自己和料理家务。在开展“五自”活动中,我在班上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了“自理”活动竞赛。在活动中,很多学生在生活上基本学会了自理。单亲家庭的孩子,我还指导他们学会了做饭、购物、烧家常菜、换灯泡等稍复杂的日常事物。
单亲家庭的孩子虽然无辜地遭遇了家庭的不幸,比一般的孩子通常缺少一点爱护和幸福感,但是爱是可以弥补的,只要我们本着"爱心、热心、诚心、耐心"和科学的态度,为他们付出更多的爱,就能医治他们内心的创伤,帮助他们克服生活中的困难,相信他们也同样会生活得快乐、幸福。单亲家庭孩子一定也可以和正常家庭的孩子一样健康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