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快1岁了,整天发出“啊……”、“呀……”之类的音,的确他正处在呀呀学语的阶段。有时会冒出“BABA”和“MAMA”的音或音节,身为父母的你一定会为此而欣喜,自己的宝宝会叫人了!真聪明!难道这真是宝宝在叫爸爸和妈妈吗?其实,1岁以前父母想和宝宝作语言的交流,那种可能性很小。因为他们还不具备语言能力。然而,宝宝虽然还不具备语言交流的能力,但在这一年里——宝宝出生的第一年里,宝宝也在默默地为语言的产生做着充分的准备。这一阶段正是宝宝语言的准备期,也就是前语言期。
爸爸妈妈们可千万不要小看这个语言的敏感期,因为在这个时期对宝宝有目的的进行语言准备的训练,为宝宝今后语言的顺利习得奠定了相当大的基础。所以爸爸妈妈可以根据宝宝的月龄来发展宝宝语言产生必须的各种能力。
1个月的宝宝——会感知语言呢!
你知道吗?经过研究表明刚出生3天的婴儿就能辨别不同的声音,尤其是偏爱母亲的声音;甚至一个月大的宝宝还能辨别属于不同语音范畴的辅音,如“P”和“b”。因此,别以为一个月宝宝不懂你在说什么,其实他能对语音有一定感知能力。
妈妈可以用的训练方法:
*创设音乐情景妈妈可以给宝宝每天定时听一些节奏舒缓、曲风活泼的乐调。如莫扎特的钢琴曲,巴赫的小步舞曲,让宝宝感受音乐所带来的节奏感和美感。时间一般为5~10分钟。
*利用自然声响
妈妈在宝宝睡着或醒着玩耍时,不必刻意的保持周围环境的安静。让他时刻处在自然状态中,桌椅的拖拉声、玻璃的敲打声、人走路的声音、呼呼的风声、小鸟的鸣叫声……这些生活中不同音色、音高和音强的声音,对宝宝来说都是最新鲜的声响,可以让他多聆听自然的声音,提高对声音的感知能力,会辨别语音做准备。
5个月的宝宝——会“啊,啊”的发音了!
当宝宝5个月大时,随着身体的发育,宝宝的发音器官也逐步发育完善。你会发现宝宝会发出更多的音,还会重复的发出某个音,但是很多宝宝发出后一个音时会忘记曾发出的前一个音。所以,这时期的宝宝发出的声音并不是语言,他发出的“啊”、“呵”等音只是在锻炼他的发音器官,为今后的发出语音作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