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早在上世纪的五六十年代,联合国的教科文组织就已经详细定义了教育机会均等的概念。教育机会均等主要指两个方面:“消除歧视”和“消除不均等”,大意是指不论种族、肤色、性别、语言、民族、社会出身、经济条件、家庭背景如何,没有教育优先的特权。
然而,在中国,远远没有办法做到这一点。
你一定记得希望小学工程那小女孩渴望求学的目光。
你一定也看过相关的报道:某些地区的孩子甚至在烈日下上课,地为凳石为桌。
同在中国,外来工的孩子相较城市的孩子,求学之路又是如何的漫长而又艰难。
同在城市里又如何?高额的择校赞助费又造成了多少的教育机会的不平等?
其实我真的很是困惑---我们的孩子面临的教育机会公平吗?
单单从经济上讲,就我初初了解,现在的教育好象都成了金钱挂帅样。
上幼儿园,好一点的,就动辄上万。
小学更恐怖。
小家隔壁是个省重点小学,5分钟不到的路程,可是按划分,附近几个小区的孩子统统不属于她的招生范围。
托交情进去的话,目前的行情是每年15000,6年9万,一次性交清。
当然,择校与否在于你自己。
可是,如果不择校,等孩子大了一点,知道学校也有强弱好坏之分的时候,是否又会责怪我们?
--------------------------------------------------------------------------------
点点爹:
从来就没有绝对的平等。最直接的例子:同样的高考分数(只全国统考的),在有些地方可上重点大学,而在另一些地方,连大专都上不了。
孩子自然会明白,这个社会没有绝对的平等。
--------------------------------------------------------------------------------
青岚妈妈:
我从来没去想什么公平,我只能力争尽量少吃亏。
--------------------------------------------------------------------------------
wallaby:
科举制、世袭制、阶级等级观……一直在左右着我们这个社会,导致了我们的畸形思想。
学校要分好坏,班要分快慢特色。
是谁在左右着这个社会,它的人生观价值观。
是我们?是我们无耐的接受;
是传统?残酷的社会现实你无法改变。
人多为患。
终于有点理解了尤其是用在当前的中国社会!
--------------------------------------------------------------------------------
皓皓妈:
我没有想过公平,因为这世界本来就是不公平。
学会在一个不公平的社会里面生存,不单单是适应的问题,也是为了更好的面对将来吧。
--------------------------------------------------------------------------------
文文妈鱼儿:
文文上幼儿园8000赞助费;小学实验班6000园,我妈还是学校的老师哦!中学怎么办还不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