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这个题目不太合适吧,有点儿太大了,不过一时之间也懒得细细推敲这个了。
今晚和一位朋友聊书,聊一些教育问题。我们共同的慨叹就是,国内的早教类图书一片混乱。
我们看到的,要么是拼拼凑凑的所谓早教图书,在我们看来,这种书,随便找个差不多的人,都可以编辑出来的。
或者是什么刘亦婷、卡尔威特、或者什么什么状元之类的书籍,这种图书在我家一向是视为垃圾的,从来不看。
有一些看起来的确不错的书,提供给我们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也提供给我们一些方法、思路。确实是值得赞叹的。这样的书,多有一些实际事例,据此来祥加解释。
还有一些就是理论性多的书了,比如蒙特梭利,或者有人感兴趣的杜曼(我还没看过系统的杜曼书籍)。奇怪的是,这样的书,成体系的书,基本上都是国外的。我没有看过原版,不知道究竟翻译的如何,也不知道译者是否为教育家。可是我知道,有些内容,如果没有理解,仅仅是翻译,体现不出精华的。
由最后一类书籍想到,经常看到有人争论这种教育理念,那种理念,为什么没有人翻一翻我们国内的精华呢?难道中国就没有教育家?没有值得称道的教育理念?为什么没有人考虑过出版这样的书籍呢?偏偏总是在讨论一些已经被国人变了型的外国理念。中国的历史上,有很多著名的教育家,留下的东西可不都是糟粕,也有很多先进的思想。为什么没有得到重视呢?思考中……
--------------------------------------------------------------------------------
萱宝宝妈咪:
有呀有呀~我们有!是只有!!只有三字经!!!
--------------------------------------------------------------------------------
寻梦园:
哈哈!你这家伙。
--------------------------------------------------------------------------------
没头脑:
也思考中。
--------------------------------------------------------------------------------
安妮妈咪:
报告,还有百家姓和千字文。
--------------------------------------------------------------------------------
开心11:
我们家还有增广贤文等等。很小的时候我就跟开心读,但是在哄他睡觉的时候,特有效。
--------------------------------------------------------------------------------
皓皓妈:
我觉得这些和中国的历史有关吧。
中国注重长幼有序,所以,很多时候长辈的话语,就是所谓的圣旨。而国外注重引导和发掘。
而且,中国很多时候,几千年文化,都是围绕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