谦让是一种心态,我这样教育孩子

妈咪爱婴网 www.baby611.com 2007年02月21日 20:53:16 

  一直觉得谦让应该是一种心态,而不单单是行为。“让”就要从心里真正的让,从心里就放手了,而不单单是行为。光是行为上的让,不能是让,因为心有不甘。只有心甘情愿地让了才行,自己才会感到高兴或者“放手”。

  我们大人说“谦让是美德”,可是孩子并不知道什么是美德,美德对于他们来说是很抽象的东西看不见摸不到,他们不可能理解。

  一味要求孩子“让”作到这种“美德”,在孩子方面形成的只是一种惯性的行为,而不是一种宽容的心态。那么孩子就会不服气,不甘心。比我小的要让,比我大的又要让,霸道的孩子要让,哭闹的孩子也要让,什么都要我让!而那些东西是我的,是我先拥有的为什么要我让而不是他们让我呢?孩子会这样想。

  我从不强求我的孩子“让”,而是提醒或引导她“让”。而最终“让”或“不让”的决定权在孩子。

  我在她小的时候对她说的是:“小朋友要你的东西,必须经过你同意(反过来也是这样),你可以让给他门,也可以不让(他们也是一样)。但是我希望你让,你把玩具让给他们了,你就会多一个朋友,小朋友也会拿他们的玩具请你玩。如果你不让,你就只能玩自己的玩具。你觉得那种好呢?”

  大家或许会觉得我这样引导孩子很”市侩“,但是我想,把美德这种抽象的东西转化为具体的好处,对于小孩而言他们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事实上,在小雪成长的过程当中,她使用过这两种方式,让和不让的后果,她通过实践,自己明白了哪一种更好。比我要求他一味的谦让效果更好,她的心里更明白更清楚更易于接受。当她让的 时候他的心理和行为是一至的,她不勉强,也没有不快乐。

  除了这种直接的诱导,我还在灌输尊老爱幼的思想的时候有意无意的强化”谦让“这种行为。对于老人,我是灌输他爱老人的思想然后因为她爱他们而引导她”让“,主要是让吃的东西,家里好吃的东西,叫她先请长辈,包括父母,这样 就养成一种习惯,她在心态上也很平和。

  在”爱幼“方面的让,我就强调,”弟弟妹妹比你小,他们不懂事所以才会抢你的东西,会打你。等他们象你这么大了,他们就不会这样。你是姐姐应该让让他们。就象那些哥哥姐姐让你一样。“

  另外对于抢她东西的小朋友,我强调的是她要保护自己。在这个问题上,我希望她表现出来的”让“不是迫不得已的”让“。我告诉她,”如果小朋友抢你的东西,你愿意让给他,你就让。你不愿意让,你就自己抢回来,我不管你用什么方法我都支持你,但是我不会帮你出面抢。你要自己解决。“

  我认为,谦让是有度的有条件的,因为被抢而不得不”让“是一种被迫的行为,而不是真让,我灌输给孩子的是自己的东西要自己保护好。所以当她在儿童乐园被抢而找我告状的时候,我很平静的说”你自己去抢回来。“她真的就追着哪个比她高一个头的小女孩抢回了自己的东西。后来我表扬了她。因为我认为在这个时候被迫的让,容易让孩子变得怕事和懦弱。

  在不断成长的过程当中,也因为孩子漫漫的度过了以自我为中心的阶段,更因为我允许他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让“或”不让“,而使她明白了让的好处,她开始自然的自觉的”谦让&

  • 父母心得推荐
  •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