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又举起了他的右手。
“老师,我长大了相当科学家。”赵建良的再次发言,打破了安静的局面。
“那你研究什么呢?”因为刚才他已经谈到了他的理想,我本以为他不会再举手了,便好奇地问。
“我想制造一台盖房的机器。”说话的同时,眼泪也顺着脸颊流了出来,继而竟哭出了声音。
“盖房的机器?为什么要研究盖房的机器呢?”我和全班同学一样有点不知所措,当然主要还是没想出来他的原因。
“因为我爸爸是个盖房的,他每天早晨天不亮就走,到天黑了才能回来。他太累了,我想研究出这台机器后,他就可以一摁按钮就能把房盖好了。不用这么累了”唏嘘地回答完后趴到课桌上又哭了起来。
后来我了解到,他还有一个有间歇性精神病的妈妈,姐姐和他的学费全靠父亲在村上的建筑队(农村专门给别人家盖房的打工队伍)里给人家盖房挣钱来供应。有时一天要用简易的“小土车”推上2000块砖,才能完成任务,因为第二天他要晚来一会,到地里去给棉花打药,所以必须把明天别人要用的砖提前推好。
到现在已经整整六年了,当时情景我还记忆忧新。那时我不知道我是怎么收的尾,怎么下的课。当科学家,制造盖房的机器。每当回忆起这台盖房的机器时,我就会想到我们自己,毕业工作了、娶妻生子了、升官发财了……我们是否还能记起曾经为我们辛劳半辈子甚至一辈子的父母呢?我们的生活改变了,他们呢?我们应不应该也为我们的父母发明一点什么呢?是吃上就什么病也不长的神药,是带上后看见什么都高兴的眼镜,还是别的什么……
--------------------------------------------------------------------------------
昊溜溜:
看了后很惭愧。。。
--------------------------------------------------------------------------------
寻梦园:
沉思。。。
--------------------------------------------------------------------------------
kittymonkey2004:
看后更增加了我的负疚感,我们该做些什么?
--------------------------------------------------------------------------------
辰辰的妈咪:
我想父母听到这样的话已是极大的满足了,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
参与此话题精彩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