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妞儿很喜欢跟院子里的小朋友一块玩。但这些孩子经常是玩得好好的,一转眼就吵起来,甚至打得不可开交。对于孩子之间的打打闹闹,有的家长会立马出面为孩子摆平,不让孩子吃一点亏;也有的家长干脆不让孩子出家门,免得他撩祸。至于我,经常教妞儿凡事谦让,若是她引发了争端,我会不管对错,训斥她,坚持命她给人赔礼;若是她被人冒犯,我会劝慰她大度些,不要和小朋友计较,更不可报复。
妞儿像我所希望的那样,一直与人为善。小伙伴间有了纷争,热心的妞儿总是自告奋勇出面调停,讲“小朋友要友爱,不打架”的道理,可她那些两三岁的小伙伴并不理这一套,到头来她自己却往往落得个被动挨打,而她即使被人咬破手,也不知道还一下手,只知道委屈地哭。我虽心疼,总是劝妞儿“就原谅小朋友吧”。而对方家长却袖手旁观,只是在嘴上抱怨“这伢像个土匪”,纵容小孩更加不依不饶地追打妞儿,自始至终没有歉疚感。
这种事多了,我开始反省自己在孩子发生打斗时要不要管。我一直认为,孩子们在活动中发生纠纷,只要不出现相互伤害的情况,家长大可以放手让他们自己去斗,在冲突中学会与人往,处理纠纷。但是长久以来,我放手不管,妞儿一再忍让,最终似乎让妞儿变得特别好欺负。看来,孩子冲突,家长也不能无为而治。当然,我是不会像有些家长那样袒护自己的孩子,冲突一发生,就不问缘由指责对方的。那样会让孩子遇到类似情况,只知道向家长搬救兵。而我想做的是,是帮助妞儿在冲突中学会如何保护自己、收敛自己,处理好伙伴关系。
一天, 一个叫龙龙的小男孩故意推倒妞儿,摔了她的后脑勺。我不动声色,看妞儿哭着与龙龙讲理。龙龙不耐烦地追打妞儿,妞儿边躲边哭,龙龙的奶奶在一旁骂龙龙“是大坏蛋”,但并不扯开挥拳踢脚的孙子。我觉得该适时介入了。先问龙龙挨打好不好受,又问妞儿是不是被龙龙摔得很疼,更觉委屈的是他不认错,反而打她,妞儿点头。我评论道:龙龙打人很不对,那样会让自己的朋友越来越少的。随后我拉着龙龙的手,坚持让他给妞儿赔不是。龙龙先是死活不肯,但见奶奶也数落他,特别是一直对他有些躲闪的妞儿勇敢地冲他示威:“你打我,我就不跟你玩!”他终于认了错。两个孩子最终达成了谅解。
生活告诉我们:争斗是孩子交往中不可避免的现象。孩子正是在打打闹闹中学会评判自己与别人的行为,学会全面考虑自己和对方的需求。学会以适当的方式与人相处。作为家长,我们要让孩子在争斗中学会与人交往。
--------------------------------------------------------------------------------
tongtong 妈妈:
真的很好,有时候我就不知道怎么处理这样的事,多数的时候是在没发生大冲突时,转移了女儿,而没给女儿自己解决问题的机会。
--------------------------------------------------------------------------------
逗逗飞:
妞妞妈妈很会处理。我学了一招,谢谢!
--------------------------------------------------------------------------------
水之灵0222:
这也是我一直思考的问题。我很认同你的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