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借机教他说话。李旺则无法分清“你”和“我”,他只知道“我”就是“李旺”,当别人说“我”时,他以为也是指“李旺”,这让老师和他的父母很头疼。
【分析】
患病率呈上升趋势
“现在,患这个病的孩子越来越多,年龄越来越小。当然,这与家长的认知有关。”12日上午,梨园医院孤独症儿童康复中心主任李丹对记者说。该中心成立于2001年,目前有54个孤独症患儿在接受治疗,年龄在1岁半到8岁之间,以男孩居多。据了解,现在患孤独症的男女比例为4:1。美国疾控中心2003年发布的数据是:孤独症患病率在4‰到6‰之间。“我估计中国没有这么大比例,我也没看到这方面的权威统计,但有所增加却是客观事实。”13日,武大人民医院精神卫生中心副主任王晓萍对记者说。记者从湖北省妇幼保健院等医院精神卫生科了解到,近年孤独症儿童患病率呈上升趋势。至于发病原因,专家均称暂时还不能确定,可能同遗传及基因变异有关。越早治疗效果越好目前,孤独症还属于终身性疾病,患者即便能回归主流生活,也会和一般人有些不一样。所有接受采访者都说,如果家里有这样的孩子,一定不能放弃,只有接受治疗,才会有希望,而且越早发现越好。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妇幼卫生系教授张静持同样的观点。张静多年来一直在研究孤独症,她提醒家长,一定要提高警惕,发现孩子有孤独症倾向,应尽早咨询治疗,4岁前接受治疗的效果最好。
实际上,孤独症患者在接受治疗后也可以做些适当的工作。曾到美国留学的刘格齐介绍,美国有个孤独症患者就有两份工作:将图书馆上散落的图书归架和将超市里散落的物品归架,他将这两样工作完成得非常好。孤独症患者刻板的缺点在这里变成了一丝不苟,而且他们绝对不会偷懒。(文中孤独症患儿及家长均为化名)
【链接】
孤独症的早期表现
儿童孤独症又被称为儿童自闭症,是一类以严重孤独、缺乏情感反应、语言发育障碍、刻板重复动作、对环境反应奇特等为特征的精神疾病。孤独症并不等同智力落后,这些儿童可能在某些方面具有较强能力,且20%的儿童智力在正常范围,约10%智力超常,多数患儿记忆力较好,尤其是在机械记忆方面。以下一些行为是孤独症的早期表现,家长应该提高警惕:对声音没有反应;难以介入同龄人;拒绝接受变化;对环境冷漠;奇怪的玩耍方式;缺乏目光对视;特别依赖某一物品;对真正的危险不惧怕;用动作表达需求;鹦鹉学舌;特别好动或不动;喜欢旋转物品;莫名其妙地发笑等。(信息来源:《武汉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