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岁半的好好坐在便盆上,大声地向忙碌着的我汇报着:“en——我拉了一条大蟒蛇!”“en——我又拉了一条眼镜蛇!”“我还有——en——只拉了一条小蛇!妈妈,我好啦!”他站起来,竟又伏下身子仔细研究,突然欢呼起来:“它们全是香蕉!”
尽管连着几天看到香蕉,我都要产生不美妙的联想,以致难以下咽,可当时我是那样由衷的哈哈大笑——为儿子那胆大妄为的联想:太有趣了!
语不惊人誓不休的好好是那样的让我折服、愉快,实实在在是我劳累了八小时以后的轻松节目。
瞧,刚坐上回家的三轮车,“小喇叭节目”开始了。
“妈妈,为什么车子快了,就把头上的帽子弄跑了?”——我告诉他因为有风。
“那为什么风把帽子吹跑了,好好没有被吹跑呢?”——总是要打破沙锅问到底,这倒让我陶醉在儿子将来可能是科学家的美梦里。
“今天老师批评我了!”——“残酷”的现实一下子打碎了我的梦。“为什么呢?”我问。“我不肯吃苹果呗”。他答道。从两周岁起好好突然不肯吃苹果,我们因水果品种繁多,倒也未勉强他。但在幼儿园里就会有偏食之嫌,看来得做他的思想工作。“那你告诉妈妈为什么不吃苹果?”“苹果有毒哎!”他神秘兮兮的。“瞎说!”我立刻否定,叫老师听见不生气才怪。“坏皇后放进去的,是有毒的,白雪公主就是被毒死的。”天哪,这个童话他一直不爱听,想来也就是两周岁左右我讲给他听的,原来不吃苹果的根源在这儿!真让我哭笑不得。
“我变成了巧克力好好,多大的巧克力好好!吃也吃不完!妈妈,快来吃我啊!我多想吃巧克力啊!”唉,我还没来得及享用巧克力,就被他拽回了现实中,实在是他想吃巧克力想疯了,在对我提要求呢。
常常有年轻的母亲指着自己比好好大的孩子羡慕我:“瞧人家好好怎么就那么爱想象呢?”其实我们并未用过什么先进的方法训练他,只是特别的愿意沉浸在他的世界里,倾听他说话,耐心的和他说话。“不得了啦,我家失火啦,快来救火啊!”这种胡说八道会招来一些妈妈的呵斥,但是我没有,我看到他手重拿着救火车玩具,能够理解那是他游戏的萌芽,我只会笑脸相迎——童言无忌嘛。
灯下,我认真的记录好好每天的惊人之语,幸福的感受着他每一步成长带给我的喜悦。仿佛又看到他一惊一乍的神情,亲吻到他天方夜谭般的思想:“妈妈,我看到一只母鸡!她为什么一个人啊?她的孩子呢?一定是她的孩子不听话,跑啊跑,被坏人抢走了。我要做他的孩子,做她的好好鸡!”我又一次哈哈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