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竹妈咪老师:
实话实说,回来以后心里有很多的失落。想到孩子玩的很投入,能那么快的愿意并放松地展现自己,又很感动,感动的同时有一种心痛的感觉:他们平时能够在父母陪伴下自由玩耍,在集体面前展示自己的机会一定少的可怜!现场看父母面对孩子游戏时的态度似乎还是旁观者,又有很多失望,昨天与开心大姐聊了很多,这里又看到家长们的内心感受及反思,又深深被感动了。
客观说,我的感觉昨天虽然孩子玩得很开心,但我们的收获并不大,第一次也算试验吧。那天回来的路上我就想:如果想家长互助会真正有意义开展起来,首先要聚集一部分热心家长参与,然后在每次活动前家长们有个单独聚会、交流、讨论活动的时间、地点,为活动做好物质和心理准备;最后组织活动的时间要延长、松散。
如果家长能够把自己当作孩子的玩伴,效果一定好的多(其实把自己变成孩子玩伴可以满足孩子的心理需求,也是放松自己的好机会呀,上次互助会不知道家长们有没有这样的感受?)
斑竹一一妈:
真的感觉一个小时太短暂,小宝宝们玩得都挺开心,可是妈妈们却还没来得及更多地交流,这里写下我的一点收获。
如果希望宝宝和同伴顺利交往,爸爸妈妈的示范作用很重要。如果爸爸妈妈能够主动与其他小朋友的家长打招呼,那么宝宝也会乐于和小朋友们在一块玩。
这个收获来源于这次活动中一一的表现。在集体活动中,当小朋友拉成一圈,爸爸妈妈们拉成一圈时,一一不干了,跑来要妈妈抱抱。妈妈正不知如何是好,妈咪老师有办法了,让妈妈先加入大家,和大家拉成圈圈跳舞,一一在一边看着。果然不一会儿,一一见妈妈跳得那么开心就赶忙也跑过来了,加入了小朋友的队伍。
网友一一小朋友(妈妈记录):
午睡后,妈妈问一一今天开不开心,一一回答说:“开心。”妈妈又问为什么开心啊,一一回答说“和小朋友玩。”
看来,一一长大了,会表达自己的想法了,这可是最近以来的一大进步啊,也说明一一今天玩得的确开心了。
网友Nunun:
活动那天看到那么多可爱的孩子和关注孩子成长的家长与老师,真是开心!我也有一点自己的体会,希望可以和大家分享:
1.在早期儿童的社会性交往中,家长的示范作用非常重要。家长不一定是要对孩子的交往能力有明确的期望和要求,只要家长在和其他人及小朋友的交往中做到友爱,融洽,主动,势必会给孩子一个很好的榜样作用。家长的投入非常关键,我认为。不是一个敷衍的招呼和例行的问候,而是发自内心的主动与别人交往的意愿并倾注情感,这样孩子才能真正感受到与人交往的乐趣并主动去模仿。
2.有时我在车上看到身边的小朋友,经常会主动和他们打招呼,但多数家长的表现非常漠然,基本是不予理睬。或许是家长希望孩子可以对陌生人保持戒心,但是我想这样带给孩子的负面影响也是很大的。在生活中点点滴滴和别人交流的机会,都是孩子社会性进步的契机。
3.爸爸在孩子集体活动中的作用很大。或许很多时候孩子的教育多半是肩负在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