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需注意的10种言行

妈咪爱婴网 www.baby611.com 2007年01月02日 21:03:25 

1.当孩子到了入托儿所、幼儿园的时候,正是让孩子系统地参加集体生活、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社交能力的时候,作为家长,应该让孩子体验到入幼儿园和在家里一样亲近。可是有一部分家长常用上幼儿园作为对孩子的惩罚手段,当孩子不听话时家长常会说:“不听话就送你去幼儿园,再不听话就把老师叫来。”这种暗示犹如告诉孩子,去幼儿园像受惩罚一样。

  2.每天,当家长下班后去幼儿园接孩子是最愉快的时候,而孩子的心情也在这个时间段特别好,可是有些家长却没有很好地掌握这个和孩子交流的机会。
例如在这个时候,你完全可以问问孩子:“今天在幼儿园你发现了什么?”或者问:“你今天掌握了什么本领,学了哪些东西?”遗憾的是我们有些家长只会问孩子:“你今天吃的什么菜?有没有和小朋友打架”等等,只着重于孩子物质养育而忽略了精神养育。

  3.“拔苗助长”,一心想让孩子早日成为“神童”,强迫性的、枯燥地要求孩子早些识字认数、背唐诗,却忽略了该年龄段孩子想像力的培养和发挥。因为在3岁前,幼儿主要是印象记忆,不是理解记忆,可以在生活当中让幼儿不知不觉的掌握一些文化知识,但不要做过多的解释和强迫。…>>>如何锻炼孩子的记忆力

  4.“越俎代疱”是一些家长急于求成的心态。不顾孩子的发育规律和年龄特点,不能充分发挥孩子的想像力,而是为了让孩子达到完美,抢着帮他完成一幅作品等等,这些常表现在幼儿的一些竞赛活动或参与节目中。这样容易损伤孩子的自尊心或养成贪大喜功的心理。

  5.孩子不好好吃饭,有些家长感到束手无策,常采用迁就或训斥的手段,一是追着孩子跑东跑西地喂饭,二是大声地训斥或吓唬。虽然孩子的嘴巴动了,可是眼泪也下来了,咽一口饭恶心一次,父母也不再忍心逼他吃了。其实,良好的饮食习惯从婴儿吃辅食就要养成,孩子就餐时应排除一切外界干扰,不能开着电视或听音乐,或跑到阳台、户外等地方喂饭。当孩子会拿小勺吃饭时,家长就应该放手让他自己吃,家长可以陪在旁边一起吃,帮助孩子进食,就是他撒了一桌饭菜也没有关系。还有,在进餐时,无论饭菜的质量如何,成人都不要在饭桌上评论饭菜,要给幼儿一种积极的暗示,以免其养成厌食的习惯。

  6.外出时,孩子不愿走路,要家长抱,是家长比较烦恼的一件事,有的家长吓唬孩子让警察来管,警察在孩子的心目中便成了不可爱的人。当孩子不愿走路时,你可以引导他:“小鸟自己飞、小鱼自己游、小兔自己跑、小朋友应该自己走,你为什么要抱呢?”这样的引导,既会让孩子对自己走路感兴趣,又会给他一个惊奇。…>>>外出散散步 宝贝变快乐

  7.还有一种消极的暗示非常不好,那就是对某些脾气不好的孩子或不能满足孩子要求时,父母当着他的面说:“没办法,我这孩子长得是‘双顶’,脾气就是犟。”这无形中给孩子注射了一针“强心剂”,他会更加肆无忌惮。其实,“双顶”爱发脾气的说法是没有科学依据的,当孩子无理要求或发脾气时,你应该采取不予理睬的手段或分散注意力的方法。当你不睬他时,无论他怎样哭闹或在地上翻滚,你都不要理睬,更不要偷看他或偷偷地笑等。无论时间长短,他觉得哭闹没有用时,便会自行好转。

  8.“溺爱”往往会“淹没”孩子,具体表现是过分在物质上给予满足,例如去快餐店吃肯德

  • 父母心得推荐
  •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