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孩子说话的五大注意事项(2)

妈咪爱婴网 www.baby611.com 2007年01月02日 20:48:50 

友都拿到纸杯之后,接着说:“现在,到门口的蓝桶里盛大半杯黑土。”等他们都盛好黑土后,再接着说:“现在,每人到老师这里来领一粒种子”……

  注意事项四:直奔主题、简单明了。切忌话中有话。

  3岁的可可经常打人。一次,他又在打另一个小朋友。钱老师看见后,就急忙过去制止,并严厉地对可可说:“今天老师已经告诉你多少次了,不要打人?”可可嘟囔着:“不知道(多少次)。”钱老师加重了语气:“5次了!”说完,却发现可可对钱老师的话并没有所期待的反应,比如说,感到羞愧或内疚。这样的结果让钱老师很失望。

  “我告诉你多少次了”是很多人训斥孩子的口头禅。但是,我们是否认真想过,年幼的孩子能从这句口头禅中听出什么呢?我们成年人自然懂得“我告诉你多少次了”这种强调语气的问句,间接地表达了说话者的失望和生气,并不寻求答案。但是年龄小的儿童却往往不懂得事情的发生频率与严重性之间的逻辑关系,不能理解这话中之话。并且,这样的问句通常把儿童的主意力转移到了对“多少次”的询问上,从而弱化了说话人所想表达的“不要打人”的本意。因此,当教育对象是幼儿时,我们应该直接了当地说:“不要……”

  注意事项五:坚持原则,语言积极。切忌“威逼利诱”。

  这天,幼儿园组织春游,爸爸妈妈可以同去,但孩子们都自己背着午餐。午餐时,4岁的李琪突然嚎啕大哭起来,妈妈赶紧过来看她,问怎么了,李琪说:“我不喜欢苹果,可是你在我的午餐包里放了苹果。”说着,她就要把苹果扔掉,她妈妈制止了她,她还是哭着说:“我不要苹果放在我的午餐包里,我不要。”妈妈就威胁她说:“如果你还哭,我们就留你一个人在这儿了。”话音未了,李琪哭叫得更大声了,其他小朋友都看着她,她妈妈只好换了一个口气,说:“不要哭了,妈妈帮你把苹果扔掉,行了吧?”这一招看来管用了,不一会儿,李琪停止了哭泣。

  其实,李琪妈妈的这种处理方法,是非常不妥的。

  来自家长或老师的威胁,比如说,“把你一个人留在这里”或者“把你送给捡垃圾的”等话,并不能真正、有效地制止儿童正在进行的不当行为,相反,会使儿童因为感到恐惧和害怕,或者产生逆反心理,而加倍地宣泄情感,放肆行为,比如哭闹等。经常性的威胁甚至会危害儿童的心理健康。

  另外,一味妥协又会助长儿童讨价还价的习惯。李琪妈妈的处理方法不仅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还放纵了李琪任性、无理的行为,并且给其他儿童树立了一个不好的榜样,造成了不好的影响。所以说,家长和老师只有注意自己的言行,有必要地坚持原则,适时合理地约束和制止儿童的不妥行为,耐心地给儿童讲道理,才能规范儿童的行为举止,有利于儿童的身心健康。

  李琪的妈妈如果这样做也许更好一些:把李琪带到另一个地方单独谈话,然后告诉李琪,她的哭闹影响了老师的工作和其他小朋友的活动,对他们是不公平、不礼貌的,所以不应该再哭闹了。如果李琪继续哭,可以陪着她,但是不理会她的哭闹,让她自己慢慢感觉到哭闹是没有用的,等她停止哭闹后,再给她讲道理:“你可以不吃苹果,但是你不能把苹果扔掉,因为浪费食物是不对的……”

  和孩子说话,重要的是根据孩子的特点,说孩子能听懂的话,并坚持我们要表达的信念。只有这样,我们要传递的信息,才能最顺畅地到达孩子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