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共场合如何管教孩子?(2)

妈咪爱婴网 www.baby611.com 2007年01月02日 20:04:34 

,轻松让他“自治”的话,还可以软硬兼施,尝试这样的方法:提前讲好,一年给孩子3次“发泄”机会。等到小家伙在公共场合无理取闹的时候,你不用做别的,只轻轻地对他说:“这是一次。”并不动声色地拿来本子记上一帐——他肯定会牢牢记住的!

  ☆ 还有更节省口舌的呢——运用表情。当着众人的面说一些严重的话会让孩子下不来台,所以有时候运用表情代替说话效果可能会更好一些。平时跟孩子交流就可以注意表情,让孩子熟悉你什么样的表情是开玩笑,什么样的是动真格的,是认真的。到公共场合矛盾出现的时候,你可以直接用表情传递你的情绪,孩子读懂了这些“密码”,尴尬可能会在众人没察觉的情况下不知不觉地化解了呢!

  D “强硬”型

  ☆ 一天在超市排队结账时,我前面的一位妈妈跟她3岁左右的儿子站在一起,男孩手里拿着个玩具汽车在哭闹:“我就要这个!”妈妈哄了一会,但似乎没什么效果,于是就严厉地对他说:“听清楚了没有,妈妈说不可以。”孩子发现妈妈的态度实在是太坚定,就乖乖地自己回去把玩具汽车放回了货架。

  ☆ 有一次到一个朋友家吃饭,我刚好坐在她儿子想坐的位置上了。小家伙于是就开始闹:“我要坐那里,那是我的位子!”妈妈过来劝他,他却一点不让步;这时爸爸走过来,严肃地对儿子说:“把位子让给客人,再跟阿姨道个歉!”我赶紧说没关系,爸爸却说:“不行,这样会宠坏他。” 小家伙一气之下跑到自己房间去了,爸妈也不理他;过了一会儿,他自己又出来了,爸爸问:“准备好道歉了吗?”儿子点点头,低头向我道歉,这时爸妈又马上表扬了他。看来平时他们家就是这么做的,效果也还不错哦!

  选择原则:

  1.适合

  可能你已经感觉到了:这些“策略” 其实看不出孰优孰劣,甚至是表面看起来对立的两种类型也是这样。关键是根据自己孩子的年龄、个性特点选择适合的方式;另外就是也不要“吊死在一棵树上”,即使一种方法曾经很有效,但一旦发现它不起作用了,也不妨马上尝试另一种。

  2.周围人的熟悉程度

  选择的时候,也要看所谓的“公共场合”周围的人是什么样的人,跟孩子的关系是熟悉还是陌生。一般情况下,当着越熟悉的人训孩子,越容易让孩子感到尴尬,越容易给他留下心理阴影。

  3.事件的性质轻重

  妈妈要根据对自己孩子的了解和以往的经验,判断现场孩子的表现是什么程度,从而选择恰当的方式,比如如果孩子只是闹点小情绪,就要扮演细心耐心的形象,采用“备堵”或“怀柔”即可;而一般的原则是:按照前面“A→B→C→D“的顺序试下来,分别出了“A”、 “B”、“C”的牌无效,再亮出“D”牌。尽量避免“小题大做”或者“大题小做”。

  4.做法内在一致

  公共场合管孩子应该跟平时在家的时候自己的一些原则相对一致,如果平时一味纵容孩子,当着众人的面却突然来了个180度的转弯,一下子“强硬”起来,会让孩子很不适应,造成更大伤害;反过来也一样。

  5.管教者统一战线

  如果几个人一起带孩子外出,那在选择合适的“策略”之前,几个大人要商量好,否则到时你一言我一语,甚至拉着周围的人参与进来,效果会非常差!

  需要提醒的是,“智勇”策略只是针对孩子的心理因素作怪才适合的哦!在这之前,一定要先排除孩子身体上的不适或疲乏,考虑一下孩子是不是“饿了”“累了”“困了”或者是“空气太闷了”等等,如果发现是这样,就不要讲什么“策略”了——当机立断解决问题!

  • 父母心得推荐
  •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