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12;傻样!怎么长得像小号的“潘长江”?!
——真不敢相信这就是我的骨肉!是我的“作品”!——虽然还没来得及判断他长得是美还是丑,但总算长成个人样了!——来之前怎么没做好思想准备:万一他(她)长得对不起观众,那该怎么说服医生帮我把B超做完呢?
“躺下,躺下!别激动!”医生说道,可她却像寻宝似的,瞪着一双眼在屏幕上搜索,“哎,我还真没见过胎儿的笑容!”
旁边的老主任听了她的话,也笑了。
“他的嘴唇有点厚哦。”她说。
“没关系。我先生的嘴唇不薄。”我屏住呼吸。
“鼻孔有点大。”
“没关系,我的鼻孔也不小。”
“哎呀!”
“怎么啦?”我又惊坐起来。
“快看——他(她)的手枕在小脑袋后面——手肘关节支在膝盖上!”她一手把我按下,一边惊呼,“舌头还伸出来舔嘴边的东西——这个小人太好玩啦!哎——你别起来!——你一动,我就看不见啦!”
我哭笑不得:不起来叫我怎么看?——医生高兴得说话、做事都前后矛盾了。
一时,场面有些“混乱”。
“怎么像个‘二流子’?”我哪里躺得住,凑近屏幕当起了“评论员”。
“哪里——我觉得他(她)长得挺好看的。”她的表情很不满,好像我议论的是她的孩子。
我又重新躺下来,甜蜜地想象着小人儿的“二流子”姿式——怎么看都像他(她)爹——没有做作、没有顾忌,怎么舒服怎么坐,纯粹的“自由散漫主义者”!
为了不影响胎儿发育,医生只照了五个“分镜头”:正面、侧面、坐姿、小脚、背部。
最后,她才想起来要告诉我:孩子没有“地贫”症状!只是“脐带线颈一周”。
“不怕。他(她)还小呢!过段时间再看,很多胎儿又会绕回来的。”她安慰我。
喜滋滋地捧着这张光盘回到家,我忙打开电脑,细细地观察、慢慢地看,不到半分钟的镜头回放了一遍又一遍,直到一闭上眼就看到他(她)的模样。
还意犹未尽地拿出一把卷尺,对照医院给出的B超数据比划着:“双顶径73MM,哇!头有这么大了——像个大桔子!股骨55MM,咦?大腿才这么点儿长?肱骨51MM,上手臂和大股差不多长度嘛……”
“我看,我看——”妈妈也挤过来。
我们仿佛都成了小学“数学盲”——连73MM、55MM、51MM都想象不出有多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