侄女小璐转入澳大利亚东部(大悉尼区)的一所公立小学就读后,受到她的级任老师(班主任)劳伦斯先生很大影响。劳伦斯先生的名言是:“哪怕再顽劣的孩子都有名誉心;所以,要想他朝诚实、进取的人生发展,父母要尽可能地激发孩子的名誉心,让他有机会为自己的所作所为感到光荣、感到自豪。这是所有孩子向善而行的根基。”
仅以图书为例,澳大利亚的学校及图书馆,就提供了诸多机会让孩子珍视、爱惜自己的名誉。
公立学校的课本是循环使用的,也就是说,一个一年级孩子的主要课本,如数学、科学、地理、历史和文学,都是从二年级某个孩子手中“继承”下来的,而他经过一年的学习和使用后,也必须将课本完整无缺地保留下去,让学弟学妹们继承。免费使用的课本背后附设一张表格,上面是历任使用者的签名。以小璐为例,发到她手中的数学课本,都已经过5年的使用,小璐是其第6任主人。通常,数学、语文的教材体例相当稳定,一本书用上七八年不成问题。偶有增补的内容,会额外发一本小册子,由孩子自己动手,装订在书后。每次发下“新”课本,小璐都会从头到尾翻一遍,令她惊讶的是,使用过四五年的课本,除了纸张稍有磨损和发黄的痕迹外,从头至尾,没有划痕、没有墨点、没有任何涂鸦的痕迹。小璐的家长感慨万分:“真不知道那些把自行车涂得面目全非的澳洲顽童,是如何管住自己的。”
很简单,正如劳伦斯先生所说:“绝大多数人都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名誉,孩子也不例外。”当小璐在书后的表格郑重签下自己的名字后,她承诺:“前任同学已经给我做了榜样,而我的行为,也是后任同学的榜样,我是否珍视课本,珍视每一棵化为纸浆的大树,都会被后任同学看到,我会尽我所能,保持课本的清洁,不负我的名誉。”
发课本那天,劳伦斯先生请每个孩子畅所欲言,谈一谈循环使用课本的意义。一部分孩子说:“是为了拯救森林,为了环保。”另一部分孩子说:“是为了教我们学会自律。”相当一部分孩子在得知有少部分课本出现装订松散的问题,无法进入下一轮使用时,还主动要求利用课余时间,修补这部分课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