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打人或被打拼得是孩子的体力和父母的智商(2)

妈咪爱婴网 www.baby611.com 2015年07月27日 09:09:07 

  举个例子,当你和老公在餐桌上大声争执时,你的孩子反应是什么?有的孩子就会吓呆了,有的会吓的哇哇大哭,有的甚至还会吓的做恶梦,因为孩子早期的安全感是非常不足的;

  试想,如果你和对方家长造成冲突,不管你们之间的冲突是谁打赢了,吵赢了,或是报警了,受伤害最大的是谁?是双方的孩子;

  这个时候是双输的局面。

  我给大家讲一个真实的例子:

  有孩子事后真的就自闭了!做为父母,你能承受如此沉重的后果吗?我特别认同我的好朋友陈冰博士的一句话:

  做父母一定要情商智商都要高;

  你冲过去把对方打一顿并不是给孩子真正的保护。

  最后我想和大家谈谈我们如何帮助孩子在处理这些冲突时成长?

  有妈妈说:

  总不能孩子被打时,我说你没有被打,或是把孩子带走,这样会不会把孩子养成懦夫?

  王荣辉:

  帮助孩子成长,一定是要基于孩子现在的成长水平;

  例如,一岁的孩子,你总不能教他说:

  直接打回去,第一次就把对方收拾的服服贴贴的,把对方打到怕吧;

  因为你家孩子根本做不到,做不到就会再增加他的挫败感,这可能导致我们的孩子更加畏惧;

  但是十岁的孩子,可以这么做吗?可以的。

  群里的爸爸妈妈们,是否清楚孩子在不同年龄段,解决社交冲突的能力在什么水平上?他们可以使用怎样的方法来解决?下一个提升的目标在哪里?

  1岁以内就不要想了,他们完全没有解决问题的能力,甚至连参与的能力都没有;

  以看护人为主导来解决问题。

  1岁多的孩子,教会他在被打的时候,用跑躲避攻击;

  或是寻求帮助,跑过来喊妈妈或看护人;

  因为这么大的孩子不能判断对方是否比自己强大等,所以这个阶段应以寻求帮助为主;

  旁边没有大人可喊时,把胳膊伸出来,保护自己,阻挡对方的攻击。

  2岁左右,孩子可以清晰表达了,用语言理论;

  如“不准打人,不准抢东西,我不给你,这是我的”;

  我们有些学员的宝宝在1岁8个月时就可以讲很好的句子了,这样的方法宝宝也可以驾驭了。

  再大一点:

  用手伸出来控制对方;

  如果对方仍在攻击,孩子无法控制局面,还是要寻求帮助,此时大人应该介入;

  在这个阶段,鼓励孩子自己处理,父母应减少协助。

  孩子5岁时能否顺利进入下一阶段完全由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处理冲突,如吵架、打架等,取决于孩子对身体的控制能力、情绪的控制能力、能否遵循社交规则;

  比如孩子情绪激动时肢体会失控,那家长可能还是要给予一定的协助,以免状况失控;

  但如果孩子在处理冲突后仍能愉快的融入到团队游戏集体生活中去,这时候就可以用他们自己的方式去处理这些冲突。

  特殊情况:

  孩子和兄弟姐妹之间、孩子跟发小或闺蜜出现冲突时,建议:

  把身体伤害控制在一定范围内,让他们自己去处理和解决。

  特别强调:

  寻求帮助与告状的不同

  寻求帮助的主体仍然是孩子,只是孩子的力量不够;

  比如孩子的表达能力不够,需要妈妈给他力量和协助。

  而告状是我告诉妈妈这个事情,然后你帮我解决去,还要按照我的期望去解决;

  告状会影响孩子的独立性,这也不是我们大家都接受的社交规则。

  好的,一个小时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我们今天讲了“孩子是不是真的打人,什么是被打,发生冲突时如何处理孩子心理上的伤害,如何帮助孩子提高处理冲突的能力”;

  其实还有很多好的方法和案例由于时间所限本次未能全部分享给大家。

  • 父母心得推荐
  •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