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的混龄教育(下)(2)

妈咪爱婴网 www.baby611.com 2007年02月03日 14:21:56 

为一组,他们的同伴更不固定,教师也更需进行个别化的教育。混龄教育在客观上促进了开放式个别化教育的实施,提高了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当然,混龄教育也有不利之处,其中最困难的是教育方案的设计与实施较为复杂。教师要掌握每个幼儿发展的不同水平,并能将幼儿准确恰当地分成几组,然后还要根据幼儿的特点因人施教:有时要按年龄或能力分组进行教学,有时则是同一内容需要提出不同要求。如此操作难度很大,使得一般水平的教师难以胜任。其次是混龄教育容易造成时间上的浪费。有的教育活动在同龄班中只需要一个单位时间,在混龄班中却需要几个单位时间才能完成。如果组织得不好,还会造成部分幼儿的无所事事。其三是混龄教育容易造成大年龄儿童争强好胜的表现,从而影响小年龄儿童的发展,使他们自信心的树立受到一定的影响。与此相反的现象是,教师又常常对小年龄儿童比较重视,对大年龄儿童要求过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年龄儿童的发展。

综观我国的混龄教育(我国以前一般称之为混合班),也有许多年的历史与经验,但是我国的混龄编班主要出于以下原因及考虑:(1)我国部分地区经济发展比较落后,幼儿园所需的房舍、师资等条件匮乏;(2)一些老少边穷地区村落之间的距离较远,村民居住比较分散,无法集中入园;(3)受国家市场经济政策的影响,学前教育不属于义务教育范畴,以及职工下岗等原因,使一些条件较差的幼儿园出现了招生不足、或师资缺乏的情况。近年来,随着我国独生子女的增多,儿童无兄弟姐妹的情况已经引起了众多教育专家和广大家长的思考,所以在一些专家的指导下,也开始出现了积极的混龄教育研究,但付诸于实践的几乎没有。

混龄教育带给我国教育工作者、特别是学前教育界的挑战是显而易见的。首先,对学前教育的师资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要求。作为一名混龄班的教师,不能象以往那样地带领儿童,她必须学会与儿童交往,善于观察儿童,能根据儿童不同的发展水平进行个别指导,同时又能针对全体的共同特点进行教育;她还要能够运用各种方法使班级儿童异龄互动,共同促进,使每个儿童在原有水平上获得发展。其次,传统的集体教育的形式在混龄教育中已明显的落后。混龄教育中更多地需要采取开放式的、个别化的教育,让儿童能够自由地学习,充分地思考。同时,在教育过程中,除了教师教育儿童之外,要充分地运用“儿童教育儿童”的方法,如同龄促进、异龄促进、角色换位等,使每个儿童身心同步成长。


  • 海外育儿推荐
  •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