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o;杰瑞非常生气地说道。
“那你管吧。”李玲玉没好气地说。
“好,我来管。”杰瑞说完就走进儿子的房间。
李玲玉和杰瑞这对没有过争执的夫妻终于起了“冲突”,这是中西文化碰撞的结果,更是他们教育孩子观念差异引起的。
学丈夫跟儿子玩游戏终于成为儿子最好的朋友
李玲玉觉得丈夫那个办法肯定不行,孩子这么小,哪能听懂那些道理。可十几分钟后,奇迹出现了,儿子的哭声间隔时间越来越长。半个小时后,他不哭了。李玲玉有些好奇,她坐到了儿子房间斜对面的沙发上,悄悄往房里看。
这一看,更令她无比吃惊。只见丈夫和孩子坐在地上, 丈夫正在耐心地与孩子聊天。那样子丝毫看不出他作为家长的威严来,倒像是孩子的一个大朋友。
效果果然不错,孩子“服软不服硬”。大约一小时后,杰希竟牵着爸爸的手,两人有说有笑地从房间走出来。他首先找到姥姥姥爷,用尚带嘶哑的嗓音说:“对不起!”然后又向妈妈说:“对不起!”
同样的错误儿子后来再也没有犯过,这让李玲玉对丈夫佩服不已。
自从这件事之后,李玲玉把教育孩子的重担转移到丈夫的身上,她觉得自己的方法不太适合孩子,要好好借鉴丈夫的做法。可接下来她并没有学到什么高招,而是见到了另一番景象。
杰瑞经常像儿子的朋友一样,父子俩滚爬到一块儿玩装猪、扮狗的游戏,其乐融融。
李玲玉意识到儿子在杰瑞创造的和谐环境中,懂得了游戏的规则,学会与人相处,学会了说“对不起”。而她那种“以大欺小”的教育方法,往往使孩子对世界产生恐惧。想想自己的童年,李玲玉感触很多。
李玲玉开始学着丈夫的样子和孩子一起玩。有时她错了,儿子就会认真地对她说:“您要说声‘对不起’!”李玲玉切身感受到她和儿子之间形成了和谐的氛围,而这种和谐是建立在平等的基石之上的。
这个小家很快恢复了风平浪静。杰希总是给李玲玉带来高兴的事。他能主动和别人交流,有了错误,会主动说“Sorry”,会用商量的口气和别人说话。
杰希还学会了体谅父母。如果晚上李玲玉因工作回家晚,杰希早上起来就一定去看望她,抱抱她,走出妈妈的卧室时,他会特意跟保姆说:“嘘,让妈妈多睡会,别吵醒她。”然后轻手轻脚地走到楼下。
看到孩子如此善解人意,李玲玉觉得他真的长大了,心里有一种成就感。她体会到,教育孩子千万不能动手就打、张口就骂,靠打骂很难培养出成功的孩子。孩子错了,就要和孩子谈,不懂,再谈,直到他懂了为止。养成习惯以后,孩子才会明白错了就要承认错误、改正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