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岁女孩的15项发明故事

妈咪爱婴网 www.baby611.com 2006年12月01日 09:27:07 

      刘晓梦今年13岁,却已完成15项发明,其中9项获得国家专利。曾获第五届宋庆龄奖学金、中国少年儿童海尔科技创新奖,被评为第三届“中国少年科学院小院士”,河北省发明创造优秀少年、石家庄市十佳金童、河北省“十佳少先队员”。2003年,她当选为“人国十佳少先队员”。在这里,我们评价的不只是她的个人能力,而是想在她的故事里,发掘出一丝关于家庭教育的蛛丝马迹——

  13岁女孩和她15项发明背后的故事

  观察——“行李车”的故事

  晓梦从小就跟着爷爷奶奶生活,两位老人对晓梦发明创造的想法,总是热情支持,特别是对于她的观察能力,从小就开始培养,她有什么问题,就会带她去现场,给以解答。可以说,是他们给晓梦插上了腾飞追梦的科学翅膀。

  晓梦的奶奶毕业于河北农业大学,是学机械化专业的,几十年来一直在研究、改进背式喷雾器,想解决农民喷洒农药容易中毒的难题。

  一次,奶奶出差回来,一手拉着重重的行李车,一手提着她新研制的喷雾器,进门把东西往地上一扔,无奈地说:“哎,又没成功。”

  晓梦一边安慰奶奶,一边动开了脑筋。她想,农民喷洒农药容易中毒,是因为喷雾器是背在背上的,容易漏,而且不好躲避。可手提、肩扛又不行,怎么办呢?忽然,她看到了奶奶的行李车,反反复复地看过几遍之后,她眼睛一亮:“把喷雾器做成行李车,这样拉着走不就行了。”

  奶奶一下子被点通了,立即喊来爷爷帮忙,把行李车上的轮子拆下来,往喷雾器上装,忙活了一整夜,到天亮时终于取得了成功!装满水一试,特别轻巧,就是有点泄漏也不会危及到人的安全。经过多次农田试喷,效果很好。

  还有一次,全家外出旅行,爷爷坚持让奶奶带上自家筷子,奶奶没有照办。吃饭时,爷爷不高兴了,一个劲儿地唠叨。晓梦看不过去了,问爷爷为什么说个不停。爷爷什么也没说,把她带到多家饭店后厨进行观察。这一看,晓梦发现了问题:一些餐馆用乌七八糟的编织袋装着许多一次性木筷,和烂菜叶堆放在一起。还有一家的伙计正在弄肉,听顾客喊了一声“没筷子啦!”他手也不洗,随手抓起一把就送了过去,这让晓梦大吃一惊。

  爷爷说:“做筷子的地方更脏,没有任何卫生消毒设施,而且一次性筷子不卫生,也不环保。”

  事隔不久,报纸上登出一张照片,说杭州环保志愿者们用5万双一次性筷子做成了一棵大树,树立在杭州银泰广场,警示人们不要因为使用一次性木筷而破坏有限的自然资源。晓梦震惊了。她建议报社出几个题目让大家讨论:1、一次性筷子真的卫生吗?2、一次性筷子给环境造成了多大危害?3、我们下一步应该怎么办?

  很快,晓梦根据钢笔“脱帽可用、戴帽保护”的启发,发明了“套筒筷子”,它解决了环保的大问题。

  联想——“高爷爷串门”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狼来了,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