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创设情境,给孩子施加“压力”,压力是培养孩子自制能力的关键因素。比如孩子与父母外出时提出要去吃肯德基或麦当劳,而这一项活动是他临时提出来的,父母能否考虑考验一下他的耐力,对他说,家里的饭已经准备好了,如果下个星期来,妈妈就请你吃儿童套餐,而且套餐还有奖品呢,如果今天吃了汉堡和薯条,下个星期的儿童套餐就告吹了。一般孩子会激烈斗争,然后艰难地做出取舍。3岁半到4岁的孩子就已经能够通过自制力调节自己的需求了。最后,他们会得到最丰富的奖赏。还有,如果孩子到玩具店后,一定要买价格昂贵的电动车,而你的支出计划又没有这笔消费,你可以跟他商量,我们可以买一个便宜的你喜欢的小玩具,但妈妈没有更多的钱买电动车,如果你帮妈妈节省生活费,妈妈会很感谢你,因为你特别理解妈妈。通过为孩子设立这些压力情境,让小孩子心中开始有了矛盾,这时候,就需要意志品质———自我控制来调节自己的需求达不到满足时的情绪。现在许多父母都试图尽力不让孩子为难,想要车,给买车,想吃什么都给买,没有考虑到给孩子施加压力锻炼其自制力这一层上来,孩子的要求也水涨船高,总是没有满足的时候。
当然,对于小孩子仅有外在压力是不够的。因为光有外在压力,还不能成为孩子拥有自制力的决定性因素,只有当外在压力转化成孩子的自我动力时,其自制力才会真正地培养起来。也就是说,他必须要学会自己控制,如果学会了自我控制,即使没有外在压力的时候,他自然会“不用扬鞭自奋蹄”。那么,如何培养孩子的自我动力呢?这就要表扬和奖励孩子。孩子在控制诱惑时,是非常痛苦的,非常爱吃的蛋糕放在面前要忍住不吃,非常喜欢的玩具不能玩,对于小孩来说要付出很大的意志努力。因此,当孩子做到大人的要求之后,要进行精神和物质奖励。这样做,让孩子觉得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是值得的。这样,时间长了,孩子就分得清什么是诱惑,什么是真正的利益。在长达十多年的观念传递之后,孩子就会在没有外人表扬和奖励的情况下,坚持自己的发展方向,遇到困难也不气馁。因为在他的心中,已建立起了一套强大的自我奖励机制。所以,我们说,现在的表扬是为了将来的不表扬。
此外,培养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要注意循序渐进。因为幼儿的自制力还是非常差的,要先从小事或容易控制的事做起,要求孩子自控的时间也不要过长,这样才能巩固孩子的自制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