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为孩子打下坚实的基础(3)

妈咪爱婴网 www.baby611.com 2006年12月01日 09:23:55 

上,大哭起来,没有孩子主动前去安慰丁丁。如果父母在场,可以问孩子:“你摔跤时,感到疼不疼?心里难过吗?”“丁丁摔了跤,你应该怎么做呢?”当孩子不愿意把自己心爱的滑板车让给小刚玩时,可以问:“上次你想玩小刚的小汽车,小刚是怎么做的?如果小刚也不让你玩,你的心里会怎样?”通过移情,孩子得以学会理解、体谅和关心他人,即学会从他人的角度或立场来考虑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最终成为受欢迎的人。
 
    为孩子与同伴交往创造条件、提供机会。交往能力是在不断交往的实践活动中发展与提高的。父母应多为孩子与同伴的交往创设条件、提供机会,让孩子在实践中得到锻炼。
 
    父母应多鼓励孩子参加集体活动。孩子在集体活动中会认识到:随心所欲、任性,是无法实现自己的愿望,无法与其他孩子结为伙伴的。许多孩子在一起玩时,自然就会形成一种规则。孩子加入其中就会明白,必须遵守这种规则,甚至必须抑制自己的欲望,否则就会不受欢迎。比如,当和同伴发生冲突时,要会使用一些较合理、较成功的方式,首先承认对方的权利,以商量的方式向对方请求,让对方同意自己的要求,如想玩对方的小汽车时,应该用这样的语气商量:“这小汽车是你的吗?给我玩玩可以吗?”而当对方迫切地想玩自己的玩具时,自己能做到相让。即使是想独自玩的玩具,如果大家不轮着玩,结果自己也玩不成。所以有学者说“分享、轮流不是天生就会的”,只有通过孩子在社会生活中反复实践的经验,才会懂得他人有他人的权利,集体成员各有其义务与责任,才会逐渐地学会协调自己与他人之间的关系,形成尊重他人、信任他人、谅解他人、愿意帮助他人的良好品德。
 
    重视培养孩子的社会交往技能。社会交往技能对人际交往具有重要的影响。孩子应熟练地掌握建立和保持友谊的社会技能,包括顺利地加入某个群体的活动、对同伴表示赞扬和支持、恰当地解决冲突等等,那么孩子就会在社会性方面获得较大发展。
 
    孩子在与同伴的交往中,难免发生冲突。这时,父母要考虑怎样进行引导,培养孩子化解矛盾的责任心和能力,使孩子在调解冲突的过程中学会怎样倾听对方的陈述和对方的观点。当他学会了倾听多方面的意见和观点时,他就掌握了解决问题和化解矛盾的能力,同时他也学会了判断,能够创造性地解决争端,而不是采取被动或侵犯的方式,他还懂得了必须照顾每一方、每个人的需要,使各方都在最小矛盾的情况下和平相处

  • 家庭教育推荐
  •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