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有缺点是指责还是指导

妈咪爱婴网 www.baby611.com 2006年11月30日 13:14:55 

   学习好、听话的学生,哪个老师都喜欢;学习差、调皮捣蛋的学生,总是招人讨厌。于是,做期末评语时,老师对好学生的赞赏之词不绝于耳。对“问题生”则冥思苦想也找不出一个优点。其实,对“问题生”多一点赏识,多一点激励,甚至对他们的缺点和错误多一点包容,恰恰是这些学生最需要的。
    也许有人会说,对缺点错误的包容不等于放纵吗?一般来说,人们只要对自己的缺点、错误有所察觉,都愿意克服与纠正。谁也不愿意让老师、家长或上级领导当众批评。即使有失误或犯错,也都希望能得到相关人的谅解。本应该受到责罚,却没有给予责罚,本不应该原谅的,反倒得到了原谅,他们必定会心存感激,会更加自责、内疚。这会让学生自觉改正缺点错误,从而达到教育和感化的目的。
    陶行知在一所学校任校长时,有一天,他看到一位男生要用砖头砸同学,就将其制止,并责令其到校长室。陶行知回到校长室时,那个男生正在等他。陶行知掏出一块糖递给他:“这是奖励你的,因为你按时来了。”接着又掏出一块糖递给他:“这是奖励你的,我不让你打人,你立刻住手了,说明你尊重我。”
    男生将信将疑地接过糖果。陶行知又说:“据了解,你打同学是因为他欺负女生,说明你有正义感。”说完又掏出第三块糖给他。这时,男生哭了:“校长,我错了,同学再不对,我也不能采取这种方式。”陶行知又拿出第四块糖说:“你已认错,再奖给你一块,我的糖分完了,我们的谈话也该结束了。”
    这个故事对我们至少有两点启迪:一是,陶行知善于用从犯错误的学生身上找出优点,学会多角度看问题,对学生进行肯定性评价。有些教师从“问题生”身上找不出可赞扬的理由,除了缺少爱心之外,不会多角度思考问题,不能不说是一个原因。二是,陶行知善于利用犯错误学生身上的积极情感,充分挖掘学生的内在诱因,激发调皮学生的内因发生变化,而不是靠校长的威严迫使学生改正错误,这两点很值得我们深思和回味。
    赏识和包容就像沐浴孩子心田的阳光和雨露,孩子健康茁壮成长,永远需要这种特殊的养料。所以,老师和家长千万不要吝啬表扬、夸奖和激励“问题生”。

  • 家庭教育推荐
  •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