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才能使孩子集中注意力(2)

妈咪爱婴网 www.baby611.com 2006年11月28日 00:16:21 

时候,就是在发展有意注意,所以留给孩子“观察”与“思考”的空间,就等于在培养孩子的有意注意,毕竟有意注意是一个独立而主动的过程,良好的注意力习惯是无数个“注意”时间片段累积的结果。

   方法三:创设良好的“注意”环境。

   除了前面提到的大人要避免成为干扰孩子“注意”的因素外,在培养孩子良好的注意习惯中,还要留意孩子的游戏、生活环境的创设。如果你想让孩子能较长时间地“注意”一个事物,那么在这个事物的旁边不要出现过多的其他事物,也就是说让环境“单纯”一些,否则孩子难免会“见异思迁”或者“喜新厌旧”。所以,我经常建议年轻的爸爸妈妈,与孩子玩或者让孩子单独玩的时候,一次不要拿太多的玩具,一般一两件就可以了,要尽可能鼓励孩子玩出多种花样来,这就是“集中”的过程。

  知心提示:刺激过于丰富的环境,不是在维持孩子的注意力,反而使孩子的注意力无法集中,难以稳定。

  方法四:善用美妙的“好话”。

   儿童心理学家们都说“孩子天生就是社会活动家”,他们对周围的社会环境有着高度的敏感性,他们有着敏锐的触角,能够非常准确地把握他人的评价、他人的“心理状态”,所以你千万别把小孩子当作“聋子”,随心所欲、毫无顾忌地说:我家宝宝就是注意力不集中、三心二意等等,或者很不耐烦地斥责孩子:你注意力集中点,看——这是什么!其实这个时候小孩子老早“听懂”了,以后他会“潜在”地逃避做某样事情,谁让你说我不好呢?所以,越小的孩子,如果你期望他怎样,那么就不断地说他能怎样:宝宝,真棒,能想出这么多办法玩小汽车啊!宝宝,书里有很多的小动物,我们一起把他们找出来吧?!积极的体验是宝宝前进的动力!

   总之,教育的范围其实非常广,而且在无意注意中可以学到的内容往往比有意注意中更广泛、更丰富,甚至更持久。不信,你稍微留意一下宝宝的语言、动作或者其他任何一个方面的变化,绝大多数并不是你有意教的,而是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有时候你也会惊讶于宝宝的“突变”:他怎么一下子能说那么多话了?这个怪动作不知道是跟谁学的?他怎么知道这个的?

   所以,千万不要强迫儿童长时间的“听话”,教育并不局限在有意注意中,学东西的多少与时间的长短也没有必然的关系,教育的形式并不是简单地“你教-我学”,更不是“板凳”上的“灌输”,早期的教育必须符合孩子早期的特点,才可能是优质的、恰当的!

   上海市科学育儿基地徐浙宁 

    

 

 

 

  • 家庭教育推荐
  •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