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傲的家庭教育(2)

妈咪爱婴网 www.baby611.com 2006年11月28日 00:11:11 

bsp;  还有一次,外面下雨了,各家各户都传出家长呼喊孩子回家的声音。

  宫傲坐在房间里,看着外面飘扬的雨丝,很想出去玩一会儿。这个情景被戴慧铭发现了,她走过去问他:“是不是想出去玩?” 宫傲有些不自信地点了点头。于是,戴慧铭马上拉着他的手,冲进了雨雾之中。

  母子俩光着脚,卷着裤腿儿,淋着雨,趟着水,踩着泥,那种快乐不知招惹了多少孩子隔窗投来的羡慕眼光。

   戴慧铭说,在雨中玩耍是孩子们的愿望,可他们往往在这时被限制在家里,家长只看见孩子淋湿的头发和溅在裤子上的泥点,却看不见他脸上的愉悦;只听见孩子打了几个喷嚏,却听不见他快乐的笑声。而且,通过这次陪孩子玩水,孩子也会明白为什么下雨时不能呆在外面,对他的生活经验也是个积累。

   生活经验的积累,是孩子成长的一个必经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孩子需要的不是家长的引导和教育,而是家长的参与。当你全方位地成为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分子时,他自然而然就会对你言听计从了。

   正是因为戴慧铭的参与,宫傲两岁多就经常用妈妈专门给他做的小拖把拖地;3岁多就会擀饺子皮;刚上小学就主动学着做饭。他的各种爱好:游泳、唱歌、弹吉他、滑旱冰、篮球、网球、乒乓球、书法、绘画……每个细节里,也都有着妈妈戴慧铭的影子。

   “千万别忽略孩子对你的察言观色”

   不谙世事的孩子总是本能地对成年人察言观色,家长是他的榜样,也是他的镜子。如果家长粗鲁,他也就粗鲁,家长沉静,他也就沉静。所以,任何时候,家长都不能忽略孩子的察言观色,不然,也许你今天的错误,也许就会成为孩子明天的道路。

   戴慧铭和家里人为此很下了番功夫。

   宫傲上幼儿园时,有一次和一个小朋友发生了冲突,可是老师只严厉地训斥宫傲,这一幕正巧被来接他的妈妈戴慧铭看到了。戴慧铭当时非常生气,几次想冲上去提醒老师要公平些,最终却还是站在了原地,直到老师走了,她才心平气和地走过去。因为,她意识到孩子此时正在观察她的反应,无论老师的批评方式是否恰当,家长都要有足够的心理承受能力。不然,孩子在你身上学到的,将是不尊重老师,以冲动的态度来解决问题和无法接受别人的批评。所以,当宫傲委屈地向她说起今天发生的事情时, 戴慧铭对他说的并不是公平与否,而是:“犯了错误就应该接受批评,而批评的方式并不重要。”

    第二个故事是件“大事”。

  那年,宫傲应邀去浙江与著名主持人诸葛虹云共同主持纪念周恩来百年诞辰大型文艺晚会,同行的是他的姥爷戴老先生。没想到,到达当天拿到的稿子竟密密麻麻多达13页纸,还要求迅速背熟,第二天现场直播,不能出错。那一年,宫傲13岁,对于他这个年龄来说,难度太大了!

   起初宫傲发怵得都懵了。戴老先生经过认真考虑,为他选择了“反复记忆法”,让他背一会儿,玩一会儿,再背一会儿,再玩一会儿,让他始终处于轻松的状态。在背了大约10遍后,宫傲就完全脱稿了,在第二天的现场主持中他发挥得非常好。

   其实,当时戴老先生的压力也不小,可是,倘若戴老先生面呈焦灼、来回踱步,其结果只能让孩子幼小的心灵更加脆弱直至萎顿,所以,自始至终,戴老先生都保持着镇定自若、充满信心的状态。回到家里,戴老先生向戴慧铭说起这件事,戴慧铭轻轻将宫傲揽进怀里,抚摸着他的头夸奖了他一番。

   世事变迁,年初的时候,宫傲的妈妈戴慧铭因病去逝了。宫傲永远失去了妈妈的怀抱,但妈妈从小对他所进行的点点滴滴的教导,仍留在宫傲的内心深处,并已经成为他做人做事的准则。

   文

  • 家庭教育推荐
  •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