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送礼大家谈(2)

妈咪爱婴网 www.baby611.com 2006年11月27日 22:59:02 

>  礼尚往来是中国人的传统。“礼”,成了人与人沟通的另一座桥梁,是加在彼此情感之上的又一个重重的砝码。

  人人做事都有其目的性,家长从送礼上得到的是一份踏实、一份寄托,就好像在离开宝宝的时间里能有一份安心。而作为接受方——老师,不管是欣喜、或是得意、又或是如得重负,其实双方的延伸部分便是处于中间位置的宝宝能否得到全方位的照顾和关心。

  给老师送礼对与否,要视具体情况,无法定论。我只希望,家长、老师对于小宝贝的爱是单纯的、不做作的,足矣。

  张燕老师:贵重的礼物是负担。

  说实话,收到贵重的礼物,其实是加重了老师的心理负担,我不愿接受不劳而获的东西。

  乔雅萍老师:礼物可“收”可“不收”。

  我不提倡送礼,但也不否定送礼。有些家长会在教师节、国庆节送些鲜花、小礼品,那是家长对老师表示感谢的方式,家长肯定我们的工作,我会很高兴地欣然接受。另外,家长也可以成为老师的朋友,年轻的父母和年轻的老师有着同样的热情,每逢过节,互赠小礼物以示祝福,以朋友的身份表示心意,也能增进教师与家长间的沟通。

  但是,如果家长因为自己的孩子淘气而给老师送礼,想让老师多多照顾自己的孩子,我觉得没有必要收这份礼,因为我们的职业就是要我们“关爱每一个孩子”的。

  宝宝送礼还在继续吗——本刊欢迎您的讨论

  送礼的有送礼的理由,收礼的也有收礼的道理。正如马芸老师说的,礼尚往来是我们的传统,礼,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增进了人与人的沟通。

  本刊欢迎您也加入我们的讨论,为那位发愁的爸爸和他想要送礼的宝宝出出主意。如果只是因为别的小朋友送了礼而跟风,是不是失去了送礼表心意的本意?

  ●本刊编辑部

 

 

 

  • 家庭教育推荐
  •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