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物”,只能空泛地说教育经。这再一次提醒我们教师,首先对孩子要做到“心中有数”,在工作中应是有心人,其次,要尽快进入角色,学会与不同类型的家长进行沟通。只有沟通有效,我们的家园共育才能真正发挥作用。
◆小其格妈妈:孩子在幼儿园里被小朋友严重抓伤,小脑袋要留一道疤痕。看着挺心疼,又不好对老师说太多。
应该说孩子之间的行为问题,在幼儿园这样的集体生活中是很难免的,但是,只要教师重视幼儿日常的品德教育,了解每个幼儿的个体差异,如班上哪个孩子爱抓人、打人,为什么会这样做,做到因人施教,这种事件是会逐渐减少的。作为教师班里发生了这样的事件,应先诚恳地向家长道歉,在此基础上请家长配合共同纠正幼儿的不良行为。
◆小秋1016:想了解小孩在集体生活中会有什么问题和困难,家长如何与教师配合教育?具体的内容主要分以下三个方面:
之一:我的小孩刚上幼儿园,因为平时很注意生活能力的培养,小孩的个性也属听话型的,所以教师很喜欢,一般都是表扬。但我观察了一下,教师一般都是对家长报喜不报忧,其实孩子的优点我们一般都知道, 就是缺点有时看不出来或没办法纠正(因为我们自身往往有这些毛病)。我们想了解怎么配合教师的教育?
答:首先要说的是,这是一位理智型的家长,面对老师的“报喜”没有盲目地高兴,而是看出了老师还没有“报忧”呢,而忧又是必然存在的。那么,怎么办呢?您可以与老师约个时间深谈一次,将您的忧虑告诉老师,真诚地求得老师的理解和帮助。
从老师这方面讲,对您的孩子报喜不报忧的情况,可能与您的孩子比较“听话”有关系。另一方面,幼儿期的孩子因为年龄小,即使淘气或有点什么小缺点,成人也能理解,不会当成什么大问题向家长告状的,所以,报喜不报忧的情况会比较多。
家长要了解和配合老师的教育,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进行:
1.与老师交谈,直接询问最近的教学内容、方式。
2.与孩子交谈,看孩子都掌握了些什么,一般来说,小孩子都很愿意把学到的东西表演给大人。
3.观察孩子班上的环境,从环境布置上可以看出近期的教育内容。
4.阅览班上的家长园地或宣传栏,那里也有教师向家长介绍的教育内容和需要家长配合的事项。
5.参加班级的开放活动,可以很好地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也可以看出教师是怎么进行教学活动的。
6.协助孩子共同完成一个作品或活动,了解孩子的能力,体会教育的意义。
之二:早上送小孩的时候老师怕影响到小孩的情绪,往往是希望家长快走。下午接得早老师又怕影响到别的小孩的情绪,说不了几句,接得晚老师又要下班了,我们也不好意思说太多,到底何时交流,应怎么交流呢?
答:一般说来,家长都很希望与幼儿园老师交流,因为孩子年龄小,表达能力有限,家长的不放心是很正常的。其实,老师也非常希望能够与家长交流,得到家长的配合,因为要教育好孩子,家长是必不可少的教育因素。
家长与幼儿园老师的交流有很多种,比如:打电话咨询、面谈、写信等。很多家长都希望在接送孩子时与老师交流,如果您是对孩子穿衣什么的简单问题有什么不放心的,想和老师交代一下是可以的,但是,您要是想就孩子的性格问题等比较复杂的问题与老师沟通,那就最好单独约见个时间面谈或写信。因为,早晚接送孩子时老师要照顾很多孩子和家长,可能顾不过来。一般来说,老师都有坐班备课的时间,可以事先与老师约定一个时间面谈,这样比较从容,效果也好。
之三:幼儿园教师是不是经常学习育儿方面的知识呢? 我们就养一个孩子, 就学了很多育儿理论,她们是不是也会学呀(如蒙式的一些理论,各种新的育儿思想),会不会在实践中运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