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者:少年儿童出版社 徐斌
馨月:心理健康问题从小开始就有一种潜伏期,它会随着你忽视它,没有加以正面引导,到了大了以后才会表现出来,但是如果等到大了,好像就晚了。家长们一旦发现孩子有一些负面的情绪反映,这个时候就要采取积极的态度去处理。我们应该分析一下孩子们是什么样的情况,才会使孩子产生不健康的心理因素?
周念丽:说起这个问题,其实它的因素是综合的。不是某一个因素能够起到决定作用。一般我们是从三个因素来分析这个问题,就是生物、心理、社会因素。其中社会因素中的家庭的环境就特别重要,孩子越小,家庭对他的影响就特别大,最关键的就是孩子一出生就成为孩子教师的家长,他们的养育方式和态度对孩子的心理健康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馨月:我们说,三岁看老、有其父必有其子,孩子确实是在父母身上学习。现在的父母都抱怨现在的孩子越来越难养,容易发脾气、霸道、不讲道理,这些问题都出来了。是不是说孩子的这些脾气性格都和父母的养育态度有关呢?
周念丽:孩子的脾气性格在很大程度上与生物因素有关,但是不能因为现在的基因解读,就把一切都归因于此,后天教育的作用一点都没有。它既有生物因素,还有父母养育态度上的问题,这对孩子后来发展有很大的影响。那么现在根据我们对亲子关系的研究,发现父母的养育态度和方式对孩子就特别有影响。
馨月:那么我们是不是应该追溯一下父母是一些什么样的父母,都是怎么做的,从中一定能看出,一定有不同的父母采取不同的态度,孩子自然就不一样了!
周念丽:对!一般来说,心理很健康的孩子他们的父母是民主型的。他们既讲民主,非常尊重孩子、又严格要求孩子。
对孩子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较大的有三种类型的父母,第一是权威型。他们望子成龙心切,往往以自己的威严让孩子服从自己。由于不注意方式方法,虽然出发点是好的,但是往往和孩子产生一种对立和隔阂。有一个三岁的孩子竟扬言要杀妈妈。一开始都以为是孩子的一派胡言。结果有一天,孩子看见妈妈进屋就往外蹦,并说只要妈妈在,他就绝不进来。这位妈妈这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跑来咨询。从那位母亲处了解到,孩子虽然只有三岁,但妈妈已要他写字,做公文数学,为了使孩子集中学习,把玩具都收起来,不让孩子玩。被剥夺了玩的权利的孩子,慑于威严,敢怒不敢言,但愤怒慢慢地变成了仇恨。这样的亲子之间的情感是不利于孩子成长的。
第二类是溺爱型。第三类是忽略型。
馨月:溺爱型的家长是否呈上升趋势?
周念丽:也不能这么说,我们现在的家长都是比较理智的,他们意识到溺爱是不好的。所以上海最近出现了慈父严母现象,但溺爱的现象在祖父母身上还比较多。我曾经接触过一个攻击型性格特别强的孩子,对他的家庭背景进行调查以后发现,他们家是八房隔一子,不仅父母去宠他,而且家里其他所有的人都很宠他,这样的话,就养成了什么愿望都要被满足的习惯,一旦没有被满足,就会暴怒不已,出现很强的攻击性行为。
馨月:溺爱型、权威型都不好,那么有一种叫忽略型是不是也不好呢?
周念丽:忽略型的家长有两种,一种是主观忽略,另一种是客观忽略。有些家长工作特别忙,确确实实没有时间,没有时间和孩子进行亲子方面的交流和沟通,这是客观忽略,而有些家长有时间,但用于打麻将等。这其实是一种主观忽略。 现在在整个国际上,在对异常儿童研究中都把对孩子的忽略放到很重要的地位。其实这是一种潜在的母爱剥夺,虽然母亲在身边,也不能给孩子爱。这对孩子心灵的伤害是很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