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摇晃过程中溶于水。用了改变角色的方法,使得整堂课气愤活跃,幼儿注意力集中。而且能在很短的时间内掌握重点知识。
幼儿喜欢听故事,对故事有一种白听不厌的感觉。会讲故事的老师往往是幼儿最喜欢的人。当然,讲故事也是要讲究方法的。直白的念故事并不会吸引幼儿,而绘声绘色的讲故事,再加上自己的表演,幼儿就会欢呼“yeah!”幼儿通过故事可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理解能力、想象力、创造力及模仿能力。因此好的故事就是我们教学中的无形帮手,这就要求我们老师有很强的语言功底。首先就是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再就是必须理解每个故事的主题;最后在讲故事的过程中发挥出演员的浅质,用生动的语言、形象的眼神、夸张的动作去营造出故事的气氛。幼儿的模仿能力和记忆能力非常强,老师只需有感情的讲一遍故事,幼儿即可模仿的惟妙惟肖,还会通过故事知道善恶美丑、是非对错!因此我一直努力让自己成为一个“故事大王”。
幼儿喜欢涂鸦,喜欢吵闹,喜欢欢呼跳跃,喜欢问为什么。作为幼儿老师就要随时根据他们的喜好去改变教法,这也能起到正迁移的效应。在我的班上,孩子们很爱突发奇想的提些奇怪的问题或要求。有时会问到“老师,为什么我们不像小狗小猫一样四条腿走路能?”、“老师,孙悟空的爸爸妈妈是谁啊?”、“老师,我想画恐龙,可我不会怎么办啊?”、“老师,你会跳回族舞吗?”……每天面对千奇百怪的问题,我们幼师就要拿出看家的本事了——百问不厌!无论幼儿问什么问题,老师都要努力找出合适的答案。如果真没有答案或自己也不太了解,就要如实告诉幼儿:“这个问题,老师也不太清楚,不如让我们一起去查查看!”千万不要嫌幼儿烦。老师就是要天天唱着、跳着、舞着、画着。孩子们最爱模仿老师,或许老师的一个无意动作,就激发了某个孩子的浅能。因此老师是幼儿学习的导航系统。
三、 游戏中的伙伴
做游戏是幼儿的天性,无论是集体游戏、角色游戏、器械游戏、玩具游戏,孩子们都喜欢。幼儿园就是幼儿游戏的天堂。因为我们都在游戏中学习,学习中游戏,无论课上课下每一个环节都和游戏有关。幼师天天挖空心思的创编各种游戏去迎合幼儿爱玩的天性。当然也要成为他们游戏中的一个伙伴。“大家一起玩”、“快乐一起分享”让每个幼儿都能在游戏中发展个体是我们老师最大的心愿。
在我们班上,每到自由游戏时间,孩子们都会奔向自己喜欢的那个活动场地。而我就走向每个区域,问问他们:“我可以和你一起游戏吗?”孩子不会拒绝老师的要求。往往是很愉快的。我们一起游戏还会吸引其他幼儿的加入。所以有老师参加的游戏,一定会更加有意思。游戏中孩子门从不把我当老师,他们有时让我当妈妈,有时让我当某个顾客或小朋友。而我也会很津津乐道的好好表演一番,自己不但很开心,看着天真活泼的孩子们玩的如此开心,我更加开心。有时我也会设计一些游戏和他们一起玩。我们在游戏中成了好朋友。孩子们喜欢和我倾诉他们的故事和心事。这样对我的教学也有了很大的帮助。
因此,幼儿老师一定要学会玩,喜欢和孩子们游戏,在游戏中体会快乐,分享知识,获得友谊。
四、 困难中的朋友
别以为孩子的世界就充满了欢笑与游戏。其实小小的世界中也会有不顺心的事纠缠他们。他们除了需要大人们的爱护关心、幼儿园里的玩伴,更需要一个能听他们倾诉和给他们帮助的朋友。
我们园里有个叫少丹的小朋友,她是个活泼聪明的女孩子。平时她很善言谈,爱唱爱跳。每个老师都很喜欢她。可前段时间突然不怎么说话了,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还时常犯困。老师感到很奇怪,就私下和她聊天。问她是不是身体不舒服了,还是有什么心事?孩子起初也不说什么,连着几天,少丹就找老师了“老师,你是我的朋友吗?我想告诉你个秘密。”老师吃惊极了,知道孩子有了困难,便拉着她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