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20;太棒了!”其实,孩子的自信来自父母和老师的鼓励和肯定,这样的肯定是给孩子提供机会。孩子有了自信,即使一时受挫,他也会有勇气面对和化解。
送给父母的五条忠告
忠告一:成长比成绩重要
知心姐姐提醒父母:要以人为本,不要以分为本。
有孩子说“爸爸是挣钱的工具,而我成了挣分的机器”。父母对结果的期望太高,“物质加大棒”的教育,无疑给孩子的健康成长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孩子是在自己的体验中长大的,与其天天在乎孩子的成绩,不如在乎孩子从学习和生活中得到的体验与感受。做父母的要有一个良好的心态,不能只盯住孩子的分数和成绩。心态决定成败,心态不同,结果自然不同。
现在,很多爸爸妈妈对孩子说的都是:好好考……然而很多孩子却都怕考,为什么?这是因为孩子怕考砸挨父母打骂。有一个孩子没有考好,老师让他把卷子拿回去请父母签字。第二天,老师问这名学生父母有什么反应?这孩子沮丧地说:“昨晚我挨了一顿‘男女混合双打’,过去是‘单打’,现在是‘双打’,‘该出手时就出手’!”
忠告二:经历比名次重要
有一个现象很奇怪,现在的父母什么都替孩子干,他们的想法是:只要你能考上大学就好了。对孩子而言,最重要的是兴趣和成就感,如果在学习中有成就感,孩子对学习就会保持一种兴趣。学习是孩子自己的事,不要让孩子产生一种是代替父母去实现梦想的感觉。
带孩子们去夏令营,有一个小姑娘看着一个煮鸡蛋发呆,卢勤问:“你不爱吃煮鸡蛋吗?”“爱吃。”“那你怎么不吃呢?”“这鸡蛋跟我们家鸡蛋长得不一样。”“你们家鸡蛋长得什么样啊?”“我们家鸡蛋是白的、是软的,好咬,这鸡蛋太硬,咬不动。”一问这孩子,原来她从来没有看到过家人煮鸡蛋、剥鸡蛋的过程,都是摆好了切成四块放在她面前时才吃。
原本离开了母体是为了让孩子成长得更好。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里的事情帮着做,大家的事情抬着做。“娇生不能惯养”,对孩子来说,得不得名次不重要,经历最重要,要把练本事的机会让给孩子,过度的保护只能导致孩子的无能。
忠告三:付出比给予重要
要把付出的机会给予孩子,学会接受孩子的爱。儿子要从小树立男人气质,女儿要从小培养爱心,过分的溺爱往往带来了孩子的无情。
一位下岗女工,知道孩子喜欢吃虾,咬牙从市场买来虾,做好后端上桌,看孩子吃得津津有味,自己舍不得动筷子。眼看孩子已吃完饭,妈妈忍不住想去尝一下剩下的虾。“别动!”13岁的孩子说,“那是我的!”
一位家境富裕的母亲,看女儿花钱大手大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