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史坦堡博士说:“大多数父母都凭直觉养育子女。”他认为:如果父母能够更清楚而正确地了解哪些教养方式行得通,以及为什么行得通,他们的直觉将会愈来愈准确,也更有能力面对为人父母的特有挑战与喜悦。
从事儿童与家庭研究三十年期间,史坦堡博士发现:某些教养原则与健全的儿童发展之间关联密切,这些原则普遍适用于所有的家庭,无论收入、种族与家庭形态。
这些原则包括:
·父母的作为:父母会对子女产生重大影响;孩子并不只是基因的产物;
·制订规则与约束:如何规范孩子的生活,以及如何处理因规定而引发的冲突;
·帮助孩子培养独立性:帮助孩子在做决定时仔细考虑,不要轻易为子女做决定;
·确立教养子女的目标:鼓励孩子朝正确的方向发展,帮助他们成为有能力、有责任感、有安全感和爱心的人。
如果你希望一岁多的儿子不必再依赖尿布,就必须容忍他经常和你“唱反调”,因为这两件事都衍生自同样的心理根源。如果你希望十三岁的女儿在与朋友意见相左时,能够勇于表达自己的看法,那你就必须接受她有时也会顶撞你,因为在自己跟别人意见不同时坚持立场,正是她智力发展的结果。唱反调固然很烦人,好辩也很讨厌,但它们都是孩子正在成长的征象。这是值得高兴的事。
因此,为了当个有效率的父母,你必须让自己进入孩子的心智年龄。你必须了解,处于目前这一发展阶段,孩子的思考方式如何、他有些什么感受,以及他经历了哪些事情。因为可能就在刚刚过去的短短6个月内,他的想法、感受与关注便已经改变了。
执白地说:当女儿四岁时,如果你能够像幼儿园小孩般地思考,就可以比较清楚地看出哪几种教育策略会奏效,哪些却行不通;假如你能了解,是什么因素促使十岁大的儿子开始如此在意隐私,那么,当你没敲门就进入他的房间,而令他大发雷霆时,你将知道该怎么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