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3;变责备为激励
缺乏自强的孩子,越责备越没信心,严重的会自暴自弃。教育者要转换思维方式,从寻找孩子的缺点为寻找孩子的优点,从否定评价变为肯定评价,从责备变为激励。常用的语言应该是:“这次干得不错”,“有进步,我很高兴”,“好样的,再努一把力会更好”,“你真行”,“好棒,该庆祝一下”,“知错就改,挺好”,“别泄气,失败是成功之母”, “有什么困难,咱们一起想想办法”……
·给孩子自主机会
不管是在生活中,还是在学习上,凡是应该孩子自己做的,父母就不要越俎代庖。父母应 该坚持这样的原则:你能干的,我决不替你干;你不会干的,我教你干;你让我干的,我要考虑该不该干。如果父母包办代替,孩子就养成依赖性,依赖是自强的大敌。有的父母认为在生活方面多替孩子服务,让孩子把时间用在学习上会有好处。其实不然,生活上的依赖会干扰、阻碍学习上自强精神的形成。有自强精神的孩子,生活上也不依赖父母。
·教孩子正确对待挫折
孩子的成长,必须经过各种考验,教育孩子在遇到挫折时,不灰心,不丧气,总结教训,振奋精神,继续前进。这是培养自强精神的重要时机。让孩子从小懂得“人生无坦途”,要树立大无畏的精神和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