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有一双又大又亮又黑的眼睛,特别招人喜爱。一个多月的时候到医院游泳,护理孩子游泳的护士阿姨逗他说:“一双眼睛大又大,追你的女孩儿一坝坝。”。从小抱着他出去,有许多人逗他,其中就有很多人给他小零食,表达他们对他的喜爱之情。小的时候,我总是用他还不会吃搪塞过去,可是,渐渐地,他慢慢地长大了,经常是我在说着“他不吃这个”的同时,他已经接过来往嘴里塞了。所以,对于这个问题,我必须认真思考,严肃对待了。
首先分析接受别人零食的好处:
1、可以让他明白人与人间是友好的,可以让他感受到除了父母亲人的爱,这个世界还充满着爱。
2、可以让他品尝到更多的东西。
3、便于大人间相互交流,相互沟通。如果你一味的拒绝,别人会认为你看不起他们的,尤其是面对熟人时。
4、如果你老是用孩子不吃这种零食来拒绝别人,孩子懂事了,他会认为你虚伪的。
然后再分析接受别人零食的坏处:
1、零食的卫生问题:有的是有包装的饼干之类的,这些零食比较卫生,但有的给的是没包装的包子、蛋糕之类,你该如何接才好?
2、零食的质量问题:有些人给的零食一看就是“三无”的伪劣产品,这样的零食敢让孩子吃吗?
3、对孩子构成的潜在威胁:孩子接受别人给的零食习惯了,他会认为只要别人一给吃的,就是表示友好,现在的拐卖儿童的人那么多,说不定哪天,几块蛋糕就把孩子给哄走了。
既然接受别人的零食有好有坏,我就要想办法扬长避短了。
我制定了处理别人给来的零食的三原则:
1、非熟悉的人给的零食不接。
2、不卫生、有质量问题的零食不接。
3、未经大人同意,无论是谁给的零食都不能接。
要做到这三原则,必须要做到:
1、孩子天生爱吃零食,不让孩子吃零食是不现实的,但不能让孩子养成吃零食的习惯。如果孩子有了吃零食的习惯,哪怕你制定N个原则,也都是纸上谈兵。
2、一日三餐给孩子吃饱吃好,孩子不饿,养成吃零食的习惯的几率就会小很多。
3、出门的时候,也带上一些小零食,在接受别人赠于的小零食的同时,也要给别的孩子赠于一些零食,让孩子懂得礼尚往来。
4、要让孩子做到第三原则,配合父母做到第一二原则,必须在恰当的时机给他一次教训。一般选择在面对不熟悉的人给来零食的时候,在他任性胡闹的时候,以严厉的神色、提高声调的训斥,甚至是适当的打骂,让他谨记:没有父母亲人的允许不能随便接受别人的东西。因为俺儿子小,他听不太懂话,只有这样才能起到效果。如果孩子大些了,能听明白话了,就一定要给他讲清道理。注意,做到这一点是成功做到三原则的关键。
5、大人们要互相沟通,观点一致,不能一个执行,一个不执行,那就会让孩子无所适从,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6、要坚持下去,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也不能在坚持很多天以后,又放松一两次,那样就会功亏一篑,前面的功夫就白费了。大家都应该明白有了第一次,就会有第二次、第三次的道理的吧。
经过一个多月的坚持,儿子不再像过去那样,一见到别人给零食,就忙忙地接过来塞进嘴里了,他会用询问的目光看着我,在我表示同意之后,接过来,对别人说:“谢谢!”(他现在发音还不怎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