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在商店里看见一位母亲给女儿买了一块猫头玩具表,走出商店门时,女儿忽然指着前面一个小男孩挂的玩具表,非要母亲再给她买一块不可,其实小男孩的表形与她的表是一样的,只不过是个圆形而不是带猫头的。这个3岁左右的小女孩哭得很伤心,令其母亲束手无策。
类似的事情许多母亲都经历过。有些母亲抱怨“这个孩子真讨厌,我做的饭都不爱吃,可一到邻居家吃饭却吃得又香又甜。”其实,这是个模仿问题,并不在于东西好坏,饭菜好坏只要看见别的小朋友带的东西就表现出很高兴的样子,看到不挑食的孩子大口吃饭,他也就会要吃饭,有食欲了。
小儿的这种模仿从几个月就开始发展了,模仿是人类最基本的学习手段之一,很小的孩子就具有这种能力了。几个月的孩子开始模仿各种动作,接近周岁的孩子,就开始模仿成人的语言;周岁以后,则开始模仿人类的各种典型动作方式和语言。1-3岁是孩子模仿能力飞速发展的时期。
2岁左右,孩子便能明确地按其自己的想法去模仿周围人的言行。他们不仅会模仿小伙伴的言语和行动,大人们的言语、行动,而且更会主动去模仿比他稍大一些孩子的言行。因此,就出现了孩子看见别人吃东西,就觉得那种东西一定好吃,看见别的小朋友穿衣服,玩的玩具,便都想玩,到别人家吃东西也特别香。因此,也就有了一种古老的说法:穿百家衣,吃百家饭的孩子长得壮,对此应该持一分为二的观点。家长应有意地发展孩子的模仿能力,使之各方面能力向更高一级水平迈进,具体方法如下:
一是为孩子选择良好的模仿环境。2岁左右的孩子,从别人比比划划的手势到喋喋不休的言谈,几乎没有不学的。因此,我们不能忽视:跟神经质的孩子在一起玩也会变得神经过敏,和胆小的孩子在一起也会变得胆小,和口吃的孩子在一起玩也会变得口吃。为孩子选择好的伙伴和邻居是很重要的。
二是身教重于言教。大人是孩子的榜样,所以当孩子处于这个时期时,父母或培养孩子的人一定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
三是为孩子创造条件,练习模仿。二、三岁的孩子模仿能力的发展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在对动作和语言的模仿。他学着父母的样子,拿牙刷刷牙,拿筷子吃饭,拿杯子喝水,拿扫帚扫地,拿抹布擦桌椅等,一刻也不肯安静下来。虽然他们做这些动作有困难,但是态度却很认真,而且满有兴致,父母要利用孩子这种积极性,为他们创造条件,让他练习做。不要怕他做坏,搞乱。
人的本领是学会的,而学本领必须从小开始。当然,引导他学习哪些动作,要有选择,象倒开水一类的动作对2-3岁的孩子来说,是不安全的;应该避免。孩子为了向成人表达他的愿望,开始积极地学说话。这个时候父母要多教他说话,并引导孩子听更多的人说话,模仿他们的语言。一般是先教孩子单词,再教短句。到3岁,可以教他各种基本类型的句子,一般应以简单句为主,每句不超过三五个词。
四是发展孩子的创造和模仿。孩子们的模仿不仅仅是机械的模仿,而是一种创造性的模仿,如:爱迪生模仿母鸡孵蛋就是很好的说明。但是有时孩子到邻居家吃零食吃惯了,他会总到左邻右舍家找吃的,不给便不走,以后会发展成陌生人给东西也要的习惯,以致会被坏人用零食骗走拐卖,发生意外。例如,大连市发生一起坏人用五块泡泡糖骗走五岁小女孩,将其强奸的重大犯罪活动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因此,要发展孩子的创造性模仿,有选择地进行模仿,不可导致其养成坏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