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勿“有了孩子,没了自己”(2)

妈咪爱婴网 www.baby611.com 2006年12月12日 12:24:41 

  家庭中,父母的职责中否应有所分工?29.7%的父亲认为,“照料孩子主要是妻子的责任,教育孩子主要是我的责任”,而仅有7.7%的母亲有这样的认识。二者的观念判别是巨大的。相对而言,母亲较倾向于将养、育二者一体化,由父母共同参与;约三分之一的父亲则倾向于养、育分开,父母亲各有侧重,“分权而治”。

  其实,养、育子女实无定规,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特定情况。而父母双方共同参与,至少在亲子互动的质量及孩子的性别角色发展上是比较有利的。

  有35.3的父亲和44%的母亲认为“我常常因为孩子而出现焦虑与烦恼”,母亲的比例要显著高些。这样的焦虑与烦恼有的源自于孩子发展中的种种问题,或许在此基础上父母会出现抚养困难感;有的则是父母育儿焦虑的具体体现。这不仅大大影响了父母的日常心境与工作,对亲子交往也是不良影响多。持这种心境的父母,通常过分在意与关注孩子发展中的消极方面,而缺乏对孩子发展中的积极方面进行适度的鼓励与强化,有时甚至视而不见。在这样的情况下,家庭的氛围往往是比较消沉的。

  现实生活中还有个别极端的例子。《人民日报》华东版曾报道过一例“温柔的禁锢”——在山东济南,有位小学一年级的女生不慎迷路了。从此以后,顾虑重重的母亲就辞职在家专门“照看”起女儿来:女儿不再外出,不再与他人交往,如此整整21年。结果呢,替孩子遮挡了所有的风雨,反而使她的身心都产生了废用性萎缩——女儿的智力从此再也没有发展过。尽管这样极端的事例并不多,但伴随着父母自身的焦虑与烦恼而出现的一系列行为,会对孩子形成怎样的影响,却是值得父母多加思考的。

  采编自《父母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