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以后送宝宝去幼儿园难了;假期以后宝宝开始挑食了;假期以后宝宝变调皮了……这些情况是假期以后父母经常遇到的问题,原因只有一个,父母在假期中打乱了孩子本来的生活作息时间,没有让孩子过“好”这个假期。为此建议父母注意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参照幼儿园一日常规,安排好孩子的作息和饮食
父母在假期之前,应该积极参加幼儿园组织的父母开放日,了解孩子在幼儿园中的一日学习生活,了解一日常规,了解幼儿教师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安排好孩子的作息时间。幼儿园一日常规是根据幼儿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来制定的。例如孩子的起居作息、三餐一点的进餐时间都是根据幼儿身体发展的需要而进行合理的安排,什么时候起床、睡午觉、什么时候进餐都需要保教人员进行日常训练,通过不间断的训练,孩子们基本上已形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饮食习惯。
幼儿睡眠时间每天应保证12~13小时,午饭后应有二小时午睡时间,要使孩子在家中也要养成午睡习惯。饮食方面应坚持三餐一点,每顿饭相隔3个半小时到4个小时之间,定时适量,不要把幼儿进餐时间与成人等同起来,时间隔的太长或太短。平时不要随意过多地给孩子吃零食,也不应养成孩子偏食习惯,或食之过饱,或一点不吃。
·丰富孩子的假日生活,寓教育于娱乐之中
假日是为了让大人们从繁忙的工作中解脱出来轻松一下,休息一下,让孩子回到家中与家人团聚,使幼儿能与长辈有时间交流感情,享受家庭温暖的亲子亲情,可事实上有些家庭的休息日成了忙碌日,很多孩子们也在各种学习中不堪重负,有些孩子在父母的精心安排下学完琴又练画,这些孩子常处在一种无奈之中,甚至于过早出现了厌学现象,结果与父母心愿相去甚远。
如何使孩子过好假日生活,父母们应根据孩子的生理心理特点来安排。3~6岁孩子天性好玩、好动、好奇,他们喜欢群体游戏,因此父母应为孩子创造有利于身心健康的活动,让他们在活动中锻炼体魄,增长见识。具体做法可采取以下几点:
安排好学习活动
指导孩子看图书,给孩子讲故事、念儿歌,指导孩子看适合幼儿的电视节目,教孩子唱歌跳舞、做手工、画画等。这些学习不拘泥于固定形式,可灵活穿插进行。有些专长班也不是不能参加,而是根据孩子意愿选择他们感兴趣的参加一下,但不宜过多。
带孩子外出去大自然游玩
亲近大自然是孩子们十分向往和感兴趣的事。现代家庭中几乎只有一个孩子,加之城市居住条件改善,住楼房者居多,无形中造成孩子与同龄人缺乏交往的机会。孩子们从幼儿园回到家庭,从群体生活进入独户生活,心理上难免产生一种孤独感。为消除这种孤独感,父母们应抽时间将孩子带出户外,走出楼群,到郊外去,接触大自然、接触社会。有条件的家庭可将孩子带到农村中去,让孩子呼吸泥土花草的芳香,与农家孩子打成一片,克服独生子女身上常有娇骄二气。幼儿的感觉器官比较灵敏,任何末见到的东西初次映入眼睑时,对于他们都是一种新的感受、新的刺激。孩子们在图书中、故事中看到和听到的东西必竟不大现实的,如果孩子们亲眼所见则会使他们过目不忘,兴奋不已。
带孩子参观学习,开阔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