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童教育”全是欺骗父母(2)

妈咪爱婴网 www.baby611.com 2006年12月12日 12:02:31 

常背诵的“鹅鹅鹅,曲项向天歌”这首诗就是唐朝的骆宾王7岁时写出来的;有的很小的时候善于书法绘画,长于水墨丹青;也有的很有智谋,比方说曹冲称象、文彦博灌水取球、司马光砸缸等;还有的武艺高强,比如唐朝的罗成六七岁时就敢打虎……在我看来,这才叫真正的神童。

  父母如果看一看以上这些神童的故事就会发现,今天被炒作的或被强制性智力开发出来的“神童”,最多只能称为“在某方面比较聪明的畸形儿”而已。

  我认为,真正能称为神童的孩子,除了人们通常所看到的“其智力发展水平大大超过同龄人,在某一方面显示出非凡的才能”这个显著特征以外,似乎还有我们没有揭示出来的原因,比如大脑构造或机制上有没有区别于常人的特殊性等,这些都给人以神秘的感觉。可以说,“神童”的“神”字有双重含义,一是“神奇”,指的是孩子出奇聪明;二是“神秘”,这些孩子出奇的聪明的原因使人有点儿摸不透。同样,“奇童”的“奇”字也有双重含义,一是“稀奇”,即罕见的聪明;二是“奇怪”,不知道原因。

  记:眼下,社会上一种颇为流行的说法是:“因为人是环境(包括教育)的产物,所以人的智力发展水平是环境和教育综合作用的结果。‘神童’之所以具有超人的智力水平,当然也是教育的结果。”你是如何看待这种说法的?

  赵:这种说法乍听起来似乎很科学,很有道理,其实仅仅是一种推理,没有充分的事实根据。如果这种推理成立的话,那么,父母或教师只要能培养出一个神童,他就能培养出第二个、第三个甚至更多的神童。然而,事实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古今中外的神童绝大多数都有兄弟姐妹,而成为神童的只有“这一个”。在同一个家庭里,没有发现所有子女全都成为神童的记录,更没有听说有什么“神童家族”、“神童世家”的事实。

  这说明神童的形成有良好环境和教育方面的原因,也有特殊的生理和心理机制方面的原因,后者甚至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比如,不久前国外就有报道说,科学家经过解剖发现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的大脑结构是与众不同的。最近,我国医学界对“国际象棋皇后”谢军的大脑进行检查时,也发现了同样的迹象。我们必须老老实实地承认和正视这一点,不然就无法解释“出生并且生活在同一家庭、接受同样教育的亲兄弟姐妹智力发展水平相差悬殊”这种普遍的事实。

  因此,我在这里大胆地提出一个推断:神童是不能复制的。

  记:既然神童是不能复制的,那么,父母在对孩子的培养教育方面应该怎样去做呢?

  赵:我是希望普天下所有做父母的都要树立科学的教育观,既要重视环境和教育的作用,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主观能动性,又不要相信“教育万能论”和“环境决定论”,无限夸大教育和环境的作用,完全否定遗传素质的作用而对孩子进行掠夺性的智力开发。特别是希望那些在“神童教育论”的鼓动下还在盲目地做着神童梦的痴心父母,要克服浮躁心理和不切实际的幻想,破除对“神童教育”的迷信,回

  • 家庭教育推荐
  •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