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存感激”。有些孩子在接受别人照顾时还一个劲地埋怨别人照顾不周,这些孩子的心里没有“感激”二字。有些孩子虽然在接受帮助时嘴里说“谢谢”,心里却认为他本该受助。这样的孩子谈何“爱心”呢?因此,我们要让孩子懂得“感激”。同情、尊重、感激这些美好的要素一点一滴地积累起来,汇集到孩子的心灵里,就会迸发出“爱”来。
现身说法——
无条件的爱,让孩子觉得理所当然
自述人:张先生(38岁,国家公务员,儿子小锋7岁)
儿子是我们全家的心肝宝贝,外公外婆、爷爷奶奶加上爸爸妈妈,六个大人就围着他一个小孩儿转。因为儿子出生的时候他妈妈是难产,儿子出来后必须马上进氧气箱,所以我们对他都格外的疼爱,生活上有什么要求都一概满足。吃饭时最好的菜让儿子放他面前;看电视遥控开关由儿子主宰;儿子的新衣服比我和妻子两个的加起来还要多;儿子说要买电视游戏机,我马上给他买来最新款的……
也许是因为从来都是要什么有什么,儿子对我们为他付出的爱和拥有的一切总觉得是理所当然的。开始时我们也没所谓,毕竟爱孩子是父母天性所为,我们也不求什么回报。直到上个月我做了阑尾切除手术,住了几天医院回到家,儿子居然目不转睛地盯着电视游戏机,连正眼也不看我一眼。我让他给我倒一杯水,他却说:“你自己去吧,我在打游戏,忙着呢!”我们这才意识到,儿子的心,在我们无条件的爱中,不知不觉地变硬了。
学习爱别人,学会由己及人
自述人:胡燕(35岁,全职妈妈,儿子汪灵俊3岁)
平时,我们就很注意让孩子感受爱、体会爱,学会由己及人。例如在公共汽车上,有人给我们让座,我会对儿子说:“你看,那个阿姨多关心我们,快谢谢阿姨。”邻居阿婆给儿子一块小饼干,我会对儿子说:“阿婆把自己喜欢的东西和你分享呢,你该怎样做呢?”看到小弟弟摔倒了,我会启发儿子:“想想你摔倒时,是不是很疼?小弟弟一定很难受,快去扶起他,帮他擦擦脸。”天气转冷了,我给儿子添衣的时候会问:“妈妈也冷吗?你说妈妈该穿哪件厚衣服?”这样点点滴滴的“爱的教育”,起初看似没什么明显的效果,可当儿子慢慢长大,我就发现拥有“爱”的儿子,总是表现得比别的孩子宽容和快乐,他能感受到我们对他的爱,也会表达他对我们的爱,同时也学会了主动去爱别人、关心他人。现在他在大院里是最有人缘的小孩呢。
爱是人的天性之一,但同时也是一种能力
爱是人的天性之一,但同时也是一种能力,而且这种能力比一个孩子的任何一种其他能力都重要,甚至可以说,这可能是唯一一种会影响孩子一生的能力。
而让人遗憾的是,至今为止,“爱”仍然没有被父母们和大部分教育工作者所重视。“爱”不像其他学科,有一套套的公式和教材,学校里面大力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