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务活,不可能没有人干家务,做家务活的人的劳动价值,也不一定就比做其他工作的价值低。要告诉孩子这一点,他才会尊重做家务的人。不然的话,按常规的教育方式,孩子们多少会形成一种印象:洗碗是一件很平庸的小事,实在不值得为它浪费时间。可以想象,在这种错误思想的指导下,小孩子吃完饭把碗筷一推、嘴巴一抹、一走了之也就在情理之中了。一旦小孩子养成了这样的坏习惯,他还会尊重家里那个洗碗的人吗?
因此,家务活要干,但怎么做,母亲也不要一个人将所有家务活包揽进来。父母亲两人一起分担一些家务工作,并且让孩子做一些他力所能及的简单家务活,这样,才能逐步让孩子了解劳动的价值,让他尊重那个为了他而不停劳动的母亲。
实战经验:马华以前经常包揽了家里一切家务,因为她觉得自己辞职在家,再不做家务似乎更过不去。但后来她突然发现,这样子她在孩子心中的地位,会和一个普通的保姆不相上下。于是马华改变了做法,有时她即使自己有时间,也让孩子自己去刷球鞋,洗小件衣服,慢慢地孩子就知道不能让球鞋随便弄脏,因为弄脏了也是要自己处理。并且,遇到妈妈有事的时候,他还能帮上一个小忙。
2、保持形象、谈吐大方得体
漂亮的妈妈是孩子们所喜欢的形象,千万不要借各种借口而忽略自己的形象。即使是孩子上学,而你在家里的时候,也不要只穿件破烂的睡衣坐在客厅里,因为你不知道孩子会不会突然间带上一班朋友闯门而进,而一个衣衫褴褛的母亲将会让孩子在同学面前很没有面子。
除了形象,言谈举止也是影响孩子对妈妈的评价。妈妈喜欢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乱扔垃圾或有其他不好的习惯,久而久之,孩子会看不起妈妈的做法,因而变得不喜欢和妈妈一起外出。
实战经验:林菁的个性有些大大咧咧,在家里的时候,因为觉得没有外人,夏天时她也经常是穿件背心,图凉快;有时吃完饭也就拿起牙签挑牙,女儿看得直皱眉,但林菁一开始并不在意。有一次女儿要开家长会,林菁随便穿上一件衣服就要往外走,女儿皱着眉头说:“妈,你能不能换件衣服?”那一天,林菁一直换了三件衣服才得到首肯。
3、要有自己的爱好
做妈妈的经常会全副身心扑在儿女身上,这种牺牲精神固然可贵,但却经常是吃力不讨好,不一定能得到儿女的认可。儿女心中的母亲,也许是时髦漂亮的,也许是学识丰富,也许事业有成,也许温柔体贴,但有自己爱好的妈妈,才是一个有个性的母亲。
我们的母亲都太平凡了,平凡得甚至不敢有自己观点和意见。而当很多孩子长大后,懂得回报自己的母亲的时候,却不知道该如何报答。妈妈喜欢的是什么?作为儿女的你现在能回答这个问题吗?
实战经验:陈子云是以女儿的身份来提出这一观点。她的母亲已经六十多岁,以前只见母亲全心思想的都是家里两个女儿。女儿成家后又忙着帮带小孩,以前想买点什么送给妈妈,她却全部都不要,子云心中也记不起母亲喜欢什么。直到前年,母亲提出要外出旅游一次,子云这才发现原来母亲喜欢的是旅游。现在父母计划每年都出游两次,子云一发现合适的旅游团,也帮母亲报个名。子云说,旅游增长见识了,母亲再也不是那个只围着孩子转的形象了。
4、与孩子一起学习
不要以为学习是孩子的事情,逼孩子参加各种各样的培训班,而自己却在外面闲看,要养成与孩子一起学习的习惯。孩子学钢琴了,你也要学一学,认认谱,至少孩子不会马上觉得他比你强;孩子学画画了,你也要懂一点手法和技巧,至少不会和孩子没话可谈。在与孩子一起学习的过程中,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