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点评
父母要积极地为孩子创造与同伴共同游戏的条件,俱乐部就给孩子提供了游戏的时间、空间、伙伴等。在游戏交往中对孩子们的争执,大人不要去当“裁判”,最好让他们自己想办法解决,从中学习调节自己的行为。父母要多鼓励孩子进行角色游戏,因为孩子在扮演不同的角色中,不但能掌握社会行为规范,逐渐摆脱“自我中心” 意识,而且能学习不同的角色间的交往方式:娃娃与长辈、医生与病人、营业员与顾客等等,在游戏中获得群体意识与合作精神。
小小妈妈:孩子吵架,不要大惊小怪
“孩子吵架拌嘴是常事,但是我们采取的态度一般是‘忽略’,让孩子们自己解决。我们当父母的要做到以平常心对待,不要大惊小怪,袒护自己的孩子,其实就是害了自己的孩子。现在的孩子吵架多半是因为不会分享的缘故。但是要让那么小的孩子学会分享,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得在平时生活中就教孩子。
“上次,云云和妈妈到我们家做客。本来两个女孩子玩芭比娃娃很开心,结果为争夺一条芭比的裙子闹翻了。两个小女孩都嚎啕大哭起来,哭得我头都大了。我突然想到小小最喜欢看动画片孙悟空,我就一边放DVD一边说‘不玩裙子的可以看动画片’,小小也不争裙子玩了,抹着眼泪跑来看电视。"
专家点评
孩子们在一起斗嘴吵架是难免的,即使是好朋友也不例外。当孩子间发生了争吵,妈妈一定要保持冷静的态度,不要为此大发雷霆或者杜绝孩子间往来,要采取劝解的办法加以疏导,切不可袒护一方。如果像这位妈妈一样,找到转移孩子注意力的方法,也很好。
毛毛爸爸:碰壁了,他就自然改变了
“其实,如果说有什么立竿见影的改变,这是不可能的。俱乐部成立至今有三年了,很多当年的幼儿园小班的孩子现在都上小学了。不知不觉中,每个孩子都或多或少地有一些改变。就拿我儿子毛毛来说吧。他以前从来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不顾及别人。刚参加俱乐部组织的活动时,他在和小伙伴的交往中常常‘碰壁’,甚至有次被大家‘孤立’,他为此很伤心。以前,无论我怎么教育都收效甚微。参加俱乐部活动以后,只要我说如果你再怎么样,我就不带你和小朋友一起玩了,他便会收敛很多,并在下一次的活动中会注意一些。我一般不在大庭广众教训他,而是每次回家后和他心平气和地讲道理。现在,毛毛比三年前懂事了很多,爷爷奶奶都说是长大了的缘故,其实我知道,这和俱乐部的活动有很大关系。”
成成妈妈:开始他总跟在后面
“我家的成成是另外一种情况,不仅不霸道,反而不敢和小朋友玩耍。之前我很不解,因为成成在家能说会道,为什么在外面就那么胆小呢。我们也没有更多的办法,就鼓励成成和伙伴们一起玩。开始,他总是跟在孩子们后面跑,后来,他就完全融入了孩子们之间,上次我看到他们玩‘打仗’游戏,他还当了个小首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