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的父母跟过去父母一样有爱心,但是在管教方面,却常常觉得比过去父母更艰难,因为,如果父母光有爱心是不够的,还需要一些管教技巧。
尤其是当孩子有错误的行为产生时,父母需于第一时间教导孩子正确的行为及勇于认错,让孩子在小的时候就养成好的行为习惯,而让此好的习惯变成自然……
虽然教一个3岁左右的宝宝学会道歉很不容易,但是只要你坚持努力,就会让他慢慢明白:生活中,他们不能只考虑自己还需要考虑别人的感受。
拒绝认错的宝宝
过去的孩子以“父母”为中心,因此顺从性较高,只要父母叫孩子做的事,孩子大部分会遵从。但是,时代不同了,现在的孩子以“自我”为中心,比较有自主性,顺从性减低、责任感减弱、好奇感扩大、感恩心衰退,而这些因素也造成孩子常犯一些错误行为,例如:打人、咬人、抢玩具、撕书、乱扔玩具、随便乱涂墙壁、乱画桌子、每样饼干都咬一口就扔掉……等,但是孩子却不知道这些是不好的行为;相反地,他会告诉你一箩筐的原因……
儿童心理学家提醒:对一个3岁的孩子来说,要求他在口头上道歉可能比让他做一件好事难得多。他们本能地想解决与他人的冲突,但是道歉对他们来说不是一个自然的手段。
拒绝口头道歉的原因:
五六岁之前,很少有孩子能够考虑其他人的感受。同情心是诚恳道歉的基础,但它是一项需要很多年才能慢慢发展完全的社会技能。成长到七八岁的时候,大多数孩子才能够把自己放在别人的角度想问题,理解自己的伤害性行为带给他人的影响。
说“对不起”意味着承认自己做了坏事,在3岁左右的孩子的意识中,做坏事就意味着自己是一个坏小孩。
儿童的“骄傲”和“自尊”。儿童的小小骄傲与自尊比同情心发育地相对要早,这也让他不愿意说“对不起”,既使他真地觉得抱歉。在他看来这是保留自己面子的一种方式。
父母的暴怒也可能使情况变得糟糕,彼此僵持。你的愤怒可能在他心里激起同样的愤怒反应。你越是大吼大叫发脾气,他就越不愿意说“对不起”。甚至,他还会采取很暴力的手段反抗你——气急败坏地踢人。或者完全被你的暴怒吓坏,简直不能够道歉。
区分孩子所犯的错误:
作为父母应该记住,孩子的错误分为两种类型:不故意的行为(比如吃饭时不小心把米饭弄掉地上);故意的行为(比如有目的地攻击其他的玩伴)。
·如果你的孩子不注意伤害了其他人或者打碎了什么东西,他也许自己已经意识到那是不好的,但是不一定知道该怎么做。这种情况下,你应该教会你的孩子怎样道歉,帮他明白下次再出现类似的情况时该怎样处理。你可以把他带到僻静处,平静地教他说“对不起”,这样可以避免他在那么多其他人面前觉得尴尬。
·如果你的孩子故意地做出一些错事,儿童心理学家认为仅仅道歉是不够的。事实上,你不应该首先要求孩子说“对不起”。你应该让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