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也就是说,不管你有没有帮孩子树立金钱观,孩子无意中已经开始对金钱的认识了。提早帮孩子树立正确的金钱观,会让孩子受益终身。
钱从哪里来?
“有一次函函吵着要买一个玩具,我跟他说没有戴钱,结果他很老道地说:“去银行拿好了。”我很诧异,他居然知道钱从银行取出来的。于是就问他知不知道钱是从哪里来的,函函说:“钱从银行里出来的。”我和老公听了面面相觑。——函函妈
现在很多人都是用信用卡取钱,有时候带着孩子一起去银行取钱,孩子看着钱从出钞口出来,所以就会认为钱是从银行里出来的,不知道钱是父母辛苦赚回来存在银行里的。
因此,父母在平时就应该让孩子知道劳动才能得到钱,可以在上班前对孩子说:“妈妈要去上班了,上班了才能赚到钱。”虽然孩子还小,不一定能够明白劳动和钱之间的联系,但是能够让他建立一个“劳动才能得到钱”的概念,不至于以为钱是从银行里或者爸爸妈妈口袋里面变出来的。
阿拉丁的神灯?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平时我们太顺从静静的缘故,现在她太会花钱了,看见什么都想买。跟她说爸爸妈妈没钱了,她还是不依不饶的,让我们马上去银行取钱,有几次甚至翻我们的口袋,好像我们的钱是用不完一样。”——静静妈
其实孩子很早就知道用钱能够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比如冰淇淋、变形金刚、组合玩具等,所以想要得到某样东西的时候,第一个反应就是让妈妈拿钱买。虽然他知道了钱能够买到玩具,买到糖,但是由于他们还没有建立“没有”的概念,所以不知道钱并不是取之不尽的,认为钱就像童话里的阿拉丁神灯一样,想要就会出现在眼前。
所以父母不要过于顺从孩子的心意,有求必应会让孩子养成不好的消费观。每次出去逛街前,可以先跟孩子商量好,今天只能买一件东西,或者这个星期只能买两样东西。当孩子看到喜欢的玩具时,还可以告诉他:“今天我们只能买一个玩具,你确定要买这个吗?”当孩子知道只能选择一个的时候,他就会慎重地考虑哪个更值得购买。
很多父母在不想给孩子购买某样玩具的时候,会告诉他:“妈妈今天没钱了。”有的还会把没钱的那个口袋翻出来给孩子看。其实这并不是最好的办法,甚至有可能带来反效果。因为如果你在跟孩子说过以后还去买了其他的东西,孩子就会认为你在撒谎,你的谎言对他没有什么作用,反而会让他不再信任你。
小扑满,大计划
扑满即我们常所说的储蓄罐。单纯地跟孩子说储蓄,他们是无法理解其中的意思,那么父母可以给宝宝买一个可爱的小扑满,每天给孩子一两个硬币,让孩子把钱存起来。
可孩子总是缺乏耐心的,也许用不了几天,他就忘记了自己的存钱计划,甚至想把钱取出来。此时,教你们一个妙招,爸爸妈妈也可以实现为自己准备一个存钱罐,和宝宝比一比谁存下的钱多。
为了增加孩子的兴趣,还可以跟孩子定一个计划:“等存够20元,就可以买你看中的那个玩具了。”有了物质的利诱,孩子才会有兴趣来参与你的存钱大计。每天让孩子数数硬币,再把硬币扔进存钱罐,不仅达到储蓄的目的,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