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准备突然转换“角色”,首先在体力上就会不支,因而会生病。其次在心理和学习能力的准备上也不充足。学前教育应该是让孩子潜移默化地进行学前准备。例如,把学前班课程时间增加到35分钟左右,要求孩子回答问题要举手,老师和其他同学说话要认真倾听等。陈序则认为,应着重培养儿童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孩子学会在规定时间内按要求完成相应的教学内容,使孩子切实有入学的“感觉”。
能力过渡:生活、学习能力“共进”
幼儿园时期,孩子们经常挂在嘴边上的一句话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但其实孩子并没有真正脱离家长和老师的掌控。而进入小学,孩子们要学会按规则行事,仅知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是远远不够的,学校里更多的规则要求他们去适应去掌握,而其中的一个新问题———团队合作意识,成为一个重要环节摆在了孩子们的面前。北京市第一师范学校附属小学张忠萍校长指出,对于刚刚进入小学的孩子来说,需要创造更多的机会让他们自己动手做事情,比如引导他们从 身边的小事做起,看见地上有垃圾就伸手捡起来扔到垃圾桶里,引导他们互相帮助,帮助有困难的同学等。从这些点滴小事培养孩子的生活能力,更是培养他们做人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