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看见儿子哭着回来,她很为儿子的软弱生气。因此,她告诉儿子:“你是男孩子,要学会打架,要学会还手,去把你的车抢回来!”阳阳妈妈远远跟着,看见阳阳为了抢玩具和几个男孩子打成一团,虽被打了好几拳,但也咬了那个大个子毛毛一口,“战斗”十分激烈……孩子们被一个遛弯的老人拉开。阳阳带着伤痕抱回了遥控车。妈妈夸奖了阳阳的勇敢,还买了个更高级的遥控车奖励他。
更多忧虑:阳阳在新小区生活了一段时间。有一天,两个小朋友带着家长来敲阳阳家的门,都是被阳阳抢了玩具,还挨了打。阳阳妈妈很惊讶,她真没想到儿子会变成这样!
专家意见:
“男子气”恐怕并不等于会打架。如果一味鼓励孩子去打斗,恐怕是强中更有强中手,盲目的“勇敢”迟早会让孩子碰到大钉子。
出场人物:雯雯。女孩,7岁。在班里有几个非常要好的朋友,涵涵是雯雯的“死党”。
事件回放:一天早上,雯雯妈妈发现女儿胳臂上和小腿上各有一处很重的青痕。妈妈马上问雯雯是怎么回事。雯雯告诉妈妈,昨天上体育课时有个比赛,她和涵涵分别负责一组,后来涵涵因为自己那组输得太多有点急了,让雯雯让着她们,雯雯没同意,涵涵就生气地掐了雯雯的胳臂一下,又踢了雯雯一脚。
处理实录:妈妈当时就急了,要和雯雯一起去学校找老师。雯雯不同意,她说是因为涵涵太着急了才那样的,她们还是好朋友。看到妈妈坚决要去,雯雯坚决不肯去上学,母女俩僵在那里,不知怎么办了。
更多忧虑:女儿的善良使妈妈说不出是心疼还是生气。她怕雯雯这次不还击今后会被欺负。雯雯还是个孩子,她这么做是有肚量呢还是害怕呢?这件事要不要顺从她的意见呢?
专家意见:
好友之间的冲突是难免的,但能够维持冲突之后的友好,才是孩子们的本事。有句话叫“小孩打架不记仇”,也许恰恰因为他们不像成人那样较真。
如果妈妈是建议女儿在和涵涵和好后,清楚地告诉涵涵那样做很伤人,对雯雯和涵涵可能都更好。
出场人物:露露。男孩,6岁。爸爸对露露和小朋友的交往有四条原则:不做没理的事,否则挨揍活该;无论如何不先打人,可以坚持交涉;不准无原则退让,要勇敢维护自己的利益;别人打了你,如果不还击,下次他就更敢打你。
事件回放:周末,露露得知要去姥姥家,先问:“我能打表弟吗?”一迪是露露小姨的孩子,蛮横不讲理,露露已经多次被弟弟攻击了。爸爸想了想,说:“一迪小,你要让着他。如果他打你,你不要还手,可以让小姨赔偿你很多很多的火腿肠。”露露含含糊糊的答应了。到姥姥家吃午饭时,一迪从桌子下面狠狠地掐露露的脚脖子,露露毫不示弱地朝一迪脸上踢去,一迪放声大哭,露露则站起来满脸通红地宣布:“我不要火腿肠!”
处理实录:露露爸爸被惊得目瞪口呆,当场批评了露露。露露很委屈,质问爸爸:你说过我有自卫的权利,你说过大家是平等的,你说过……
更多忧虑:露露爸爸有点怀疑原来给露露定的四条原则错了。孩子长大了,开始有自己的主意了,只知道“权利”、“平等”,不知道谦让和“血浓于水”,这样的孩子还会有亲情吗?
专家意见:
大的让小的,强的让弱的,主人让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