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胁儿童安全的六大隐患(2)

妈咪爱婴网 www.baby611.com 2007年02月01日 15:26:50 

  事例三:男孩,5岁,父母均为高级知识分子,长年在国外。孩子与爷爷奶奶在一起生活,住在5楼。卧室有一扇窗户插销坏了,未及时修理。男孩子好动,总喜欢在席梦思床上蹦跳,有一次跳着跳着,突然歪向窗户,窗户离床很近,孩子的手正好扶在坏窗户上,由于窗户未固定,孩子由窗户掉了出去,导致多发骨折及多脏器损伤,幸好未伤及脑部。

  专家提示:损坏的门窗要及时修理。

  动物咬伤——学龄前儿童的常见伤害

  男孩,10岁,家住农村,家养一条看家大型母犬。平时母犬性情还算温顺,但在产崽之后变得十分暴烈。一次,男孩在试图抱小狗崽时惹怒了母犬,该母犬将小男孩扑倒在地,疯狂撕咬,幸亏男孩父母及时赶到,救下自己的孩子。但孩子浑身上下已没有一处好地方,有大大小小十几处伤。

  动物咬伤在儿童意外伤害中列第二位。据推算,全市0-17岁儿童全年约发生动物咬伤事件11400人次,每天平均有30个孩子被咬伤。

  5-9岁儿童被动物咬伤的最多,且随儿童年龄的增加而减少。这是因为年龄小的儿童喜欢和宠物狗、猫等各种小动物亲密接触,但又不懂如何与之安全相处。当孩子不断长大时,他们与动物玩耍的时间减少,也逐渐知道其危险性。

  动物咬伤81%来自宠物狗,6%来自宠物猫。八十年代以前,北京市政府不允许饲养宠物,但九十年代后政策发生变化,现在,宠物已逐渐成为“家庭第二个孩子”,但却缺乏相关的教育培训,如宠物的科学饲养、儿童与宠物的相处知识。还有宠物的管理也存在一定漏洞,如“黑”宠物大量散落民间,抛弃宠物的现象时有发生,宠物不注射狂犬疫苗和其他动物疫苗等,都是造成动物咬伤的不可忽视的原因。同时,宠物饲养还引发传染病、环境卫生等一系列社会问题。

  事例一:男孩,6岁。家里养了一只宠物狗。该男孩比较活泼,经常跟宠物狗玩逗。在不到一年时间里,先后3次被咬伤。虽然伤势不重,但每次都需到医院打狂犬病预防针。

  专家提示:宠物狗咬伤一般不太严重,但一旦被感染狂犬病,几乎100%的死亡率。养狗应按时进行狂犬病毒预防。被狗咬后必须立即送往医院诊治,不要延误。

  事例二:女孩,14岁。周末与父母一起到远郊的山上游玩,不小心被山里的蛇咬伤。万幸的是,并非毒蛇所咬。

  专家提示:被蛇咬伤不能再动,并尽量挤出伤口的血后进行包扎,防止流血和感染。判断是否毒蛇咬伤,一般看伤口的蛇牙印的多少,牙印比较少的(一般四对之内)多为毒蛇;牙印上下两排的,大多为无毒之蛇。

  交通事故——中小学生的头号杀手

  调查人员介绍说,在7例儿童死亡调查样本中,就有2例是因交通事故死亡。这两例都是发生在学生上下学途中,既有学生不注意交通安全的因素,也有路况较差、机动车司机超速行驶等方面的原因。

  男孩,2岁半。一次,一家三口乘小车回家下车后,父母都未注意小孩,而小孩正好跑到车后玩耍,司机倒车时也未看到孩子,结果将孩子撞倒后经腹部轧过,导致肝脾破裂,并摘除了脾脏。

  交通事故是10-17岁儿童意外伤害的首要原因。北京每年约发生交通意外伤害事故6000人次,相当于每天有16名儿童因交通事故受伤或死亡。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为5500万元。

  29%的儿童伤害事故发生在行人身上,57%是发生在非机动车(自行车)上,11%发生在机动车交通事故中。这与北京市不断增长的机动车拥有量和庞大的自行车使用队伍有关。调查结果也证明了这一点:

  • 家庭教育推荐
  •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