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陆和妈妈上街买东西,他在路边看到一个摆地摊卖玩具的老婆婆,摊子上有好多种会在地上打转的汽车、飞机,他立刻拉住妈妈:“妈妈,我要买那辆玩具汽车!”
“不行,我们家已经有玩具汽车了,不买!”妈妈说完,拉着小陆往前走。 “妈妈,可是我喜欢这辆玩具汽车!”小陆不肯走。“不行,我现在没有钱,下次再买!”
“你乱讲,我知道你皮包里有钱,我不要下次再买,我要现在买!” “不行——!”妈妈硬拉着小陆离开那个地方,小陆居然干脆坐在地上,赖着不走了,还放声大哭。妈妈怕引人注目,脸上不好看,只好掏出钱来,买了那辆玩具汽车;小陆马上止住哭泣,胜利地拿着他的新玩具和妈妈走了。
孩子当街耍赖,不买绝不罢休,相信是爸妈们曾遇到的情形,很多人为了怕难看,就乖乖地买给孩子,所以孩子马上就知道这招可行,每次看到想要的东西,就故伎重施,往往都能随心所欲地得逞。
很多父母面对孩子的要求时,常用敷衍了事的态度来应付。例如,孩子求妈妈说个故事,妈妈说:“等一下吧!”可是孩子等了很久都没等到;再要求一次,妈妈还是说:“再等一下吧!”孩子始终没有等到。或是孩子看到喜欢的玩具,要求爸爸买,爸爸说:“我们明天再来买!”第二天孩子仍记得爸爸的承诺,爸爸却矢口否认:“我没有说过今天要买给你!”
碰到这么不守信用的父母,孩子学会了要什么就要立即要到,不然就没指望了,所以凡是他能使出来的花招,一哭、二闹,只差没上吊,一定要父母马上实现他的要求。于是孩子对父母的话也就有了不信任感,这会成为教养上的一个阻碍。
其实孩子是可以讲通的,就算是只有一二岁,只要他能听懂大人的话,就可以跟他说明不买玩具的原因。因为家里已经有了一样的玩具,或是今天没有这个预算,而且父母一开始说不买,就要坚持到底,不然会给孩子“闹就有”的观念,后患无穷。如果答应孩子明天买或下次买,就要做到,当然如果孩子自己都忘了,他只是当时一时的兴趣,事后就忘了的话,父母就不必一定要遵守诺言。至于孩子要求你陪他看图画书,而你手上正好有事或在通电话,也不必马上满足他的要求,可以告诉他请他等一下,等你做完某事后就陪他。如果你能遵守,孩子会乖乖地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