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的学习内容

妈咪爱婴网 www.baby611.com 2006年12月31日 10:39:34 

儿童的学习 
浅释学习 学习是处发的心理活动,藉此可使儿童的知识、技能、习惯与态度,在质和量方面都作出调整,因而导致他们在行为上有所改变,并会持久地保留。 学习的产生亦源于儿童接触外界"刺激",引发其内在学习动机,因而在行为上有所改变。 学习的条件 学习的产生,其实是受外在及内在两种因素所影响的。内在的因素是儿童须具备学习的先决条件,包括一定程度上的生理健康、成熟的心智、理解能力及稳定的情绪等。外在的因素包括儿童的生活环境,即适当的学习机会及富趣味性的学习内容等。当然,成人对儿童的接纳及鼓励亦是十分重要的。 学习要素 知识、技能及态度是学习的要素,也是儿童在进行学习活动后,会获得的一些成果。
 1.知识:是指对事物的认识,一般是透过记忆或理解一些事实及资讯获取的。此外,能够把具有共同特征的事物或现象组织及归纳成确认的概念,亦是获取知识的有效方法。 学习教育工作者在选择教学内容时,必须顾及儿童的兴趣及理解力。对年幼儿的儿童逐渐长大,注意力自然会由自己转移到周遭的人和事物。这时,学前教育工作者可以选择日常生活的事物,以适当的方法引导他们学习。 
2.技能:是指经学习后,所能掌握到的种种能力,其中包括:语言的能力、社交的能力,自我照顾的能力和动作的能力等。技能的训练是要通过多元化的活动及适当环境的安排,让儿童反覆练习,趋向成熟。 
3.态度:态度是指价值观、欣赏力及个人在行为上所表现的取向。儿童的成熟程度及家庭环境会直接影响他的态度,而学前教育工作者的行为动问、活动目的及活动内容,对儿童目的的及活动内容,对儿童态度的培养也会起积极的作用。 以上各项的学习要素,在某些学习活动里会明显突出其中一项,但许多时候却是融汇在一起的。例如介绍"小白兔"的时候,可以通过观察认识白兔的外形和习性,让儿童帮助饲养白兔,令他们得到饲养和料理白兔的技巧,培养爱护小动物的态度,明白小白兔和人类一样,需要食物和作息,两者都属动物类,那"动物"这个概念便逐渐建立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