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的几点认识

妈咪爱婴网 www.baby611.com 2006年12月31日 10:39:20 

在教育的内外部环境不尽如人意的情况下,对儿童的教育的确是一件令人头痛的事情,所以很多家长都发出“现在的小孩难管”的感慨。但是,作为家长,应该明确,在儿童的教育中,家庭教育是第一步的也是最关键的。只要我们用心,在教育小孩时讲究方式方法,就会起到很好的效果。根据我自己几年教育小孩的经验,我认为,在对小孩的教育中,父母应注意以下方面:
一、言传身教,为孩子树立良好的父母形象
父母是小孩的第一老师,他们的一举一动都将成为小孩模仿的对象,因此,当有些父母在指责小孩的某些不良行为或品性时,也应该检查自身在这方面是否做得不好。只有父母进行自我约束,注意自身言行,进行自我提高,才可能形成良好的道德修养,树立起父母在小孩心目中的光辉形象。这样,通过父母的言传身教,小孩的耳濡目染,既有助于小孩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也使父母在教育小孩时,有足够的心理支撑。
二、情感教育,为孩子创造宽松的家庭环境
 作为父母,要了解孩子的心理,除了学习儿童心理学知识外,最好的方法是经常与孩子沟通思想。
在孩子很早的时候,就可以通过眼神、表情、语言和他们进行交流,以建立坚实的基础。等孩子长大后,交流技巧就会得到很好的发展,能善于与他人交往,话题展开也会显得自然。在平时,要保证交流的时间,如在散步、做饭、就寝前、做洗澡准备时都可以进行,谈话内容可以是白天发生的事情,可以是他(她)平时的一些想法。谈话交流时,父母要耐心倾听,若是心不在焉,就会失去孩子的信任,降低谈话的质量。父母的目光要与孩子接触,最好是手拉着手,有躯体接触,这种交流有助于传递父母对孩子的关心和爱心。
与孩子谈话时,父母应是热情的听众,孩子在兴奋地说话,父母也要有热烈的反应,显出很感兴趣的样子,不要似听非听。孩子在说话时,大人最好以听为主,让孩子把心中好的、坏的、积极的、消极的感情都充分表达出来,使他畅所欲言,大人不要随意发表评断性的意见,否则,今后孩子对大人就不说心里话了。
经常与小孩交流,会增强父母与小孩间的感情,使小孩在一个宽松、愉悦的家庭环境中生活,培养其快乐的天性。
三、抓住时机,培养小孩良好的情商
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着很高的智力,学习好,将来有出息。但是,作为父母,我们更不应忽视的是小孩的人格培养,也就是情商的培养,使他们在遇到挫折或受到表扬时,能有一个客观、清醒的认识。因此,在生活中,父母要善于抓住机会,因势利导,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是在小孩遇有困难或失败的时候。此时,父母不能妄加训斥,而是首先肯定其已经取得的成绩,然后再引导他分析失败的原因,并帮助他及时补救,使他走出困境,孩子定会因感激而自觉地加倍努力。二是在他人或小孩取得成绩、做了好事的时候。每一个身心健康的孩子都有争强好胜、不甘落后的共性,因而当朝夕相处的同伴取得了突出的成绩时,他们表面上可能装得满不在乎,其实心里却在暗下决心一定要追上和超过对方。而当他们真的取得了成绩或做了好事受到夸奖时,更会以此为动力,精益求精,好上加好。因此,父母应善于抓住时机,对其进行指导,向孩子提出适当的目标要求,促其将一时的热情转化成持久的行动。
四、善于放手,培养小孩独立的能力
作为父母,要学会放手,不要按照你的意愿把孩子的时间安排满,要多留一些时间让孩子自己安排。如果他还小,想不出可以自己安排什么活动,你可以给他多提几个建议

  • 家庭教育推荐
  • 关注我们